“應憐三十年前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應憐三十年前客”全詩
應憐三十年前客,擾擾塵心損道心。
分類:
《茅山劉先覺高士繪云琴圖求詩次楊廷秀韻》周必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茅山劉先覺高士繪云琴圖求詩次楊廷秀韻》是宋代詩人周必大創作的一首詩。以下是對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目送歸云膝抱琴,
山林猶恐不高深。
應憐三十年前客,
擾擾塵心損道心。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名叫劉先覺的茅山高士,他坐在山上目送云歸,膝蓋上抱著一把古琴。盡管他身處山林,但他仍然擔心自己的修行不夠深奧。詩人表示應該憐憫劉先覺,因為他在三十年前就成為了茅山的客人,但長期的世俗紛擾已經損害了他的道心。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劉先覺高士的景仰和憂慮之情。劉先覺是茅山的高人,但他仍然感到自己的修行不夠高深。這種自我懷疑和對修行的不斷追求展示了一個真實而謙遜的修行者形象。
詩中的“目送歸云膝抱琴”描繪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意象,劉先覺在山上凝視著云歸,手中抱著琴,似乎與世隔絕。然而,他仍然擔心自己的修行不夠高深,這種對自身境界的不滿足感是一個修行者不斷進取的動力。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劉先覺的同情和敬意。三十年前,劉先覺就已經來到茅山,但他的心境卻受到塵世的擾動,道心逐漸受損。這種時過境遷的感慨,表達了詩人對于修行者在紛擾塵世中的堅守和付出的理解和感慨。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對劉先覺高士的景仰,同時也反映了修行者在塵世中的掙扎和追求。通過描繪一個真實而謙遜的修行者形象,詩人表達了對道心的珍視和對修行道路的不懈追求。
“應憐三十年前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áo shān liú xiān jué gāo shì huì yún qín tú qiú shī cì yáng tíng xiù yùn
茅山劉先覺高士繪云琴圖求詩次楊廷秀韻
mù sòng guī yún xī bào qín, shān lín yóu kǒng bù gāo shēn.
目送歸云膝抱琴,山林猶恐不高深。
yīng lián sān shí nián qián kè, rǎo rǎo chén xīn sǔn dào xīn.
應憐三十年前客,擾擾塵心損道心。
“應憐三十年前客”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