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當當城封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法當當城封侯”全詩
宜伯蜀而之廣,繪象祠于兩州。
鈴閣雖非麟閣,胡為畫此獼猴。
亦如杭人效穆仲獻笑于坡代俳優耶。
分類:
《英德邵守之綱記予衰顏戲題數語》周必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英德邵守之綱記予衰顏戲題數語》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周必大。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使君(可能是某位官員)的形象和其所做之事。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使君燕頷虎頭,
法當當城封侯。
宜伯蜀而之廣,
繪象祠于兩州。
鈴閣雖非麟閣,
胡為畫此獼猴。
亦如杭人效穆仲,
獻笑于坡代俳優耶。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述使君的形象和其所做之事為中心。首先,詩中提到使君的燕頷和虎頭,這是在形容使君的威嚴和威武。"燕頷"指的是使君高傲的頸項,而"虎頭"則暗示著他的英勇和權威。
接下來,詩中提到使君應該去擔任廣州的官職,以便治理廣闊的地方。"宜伯蜀而之廣"表示他應當去擔任蜀州(即四川)的官職,并且治理廣大的地域。此外,他還在兩個州份繪制祠堂來紀念象征。
接著,詩中提到一座名為鈴閣的建筑,雖然不是麟閣(傳說中皇帝居住的宮殿),但為什么要在這里畫獼猴呢?這句話有一定的諷刺意味,可能暗指使君的行為有些不合適或不得體。
最后一句,詩中將使君與杭州的穆仲和坡代俳優相比較。這句話可能暗示使君的行為有些滑稽可笑,類似于杭州的穆仲和坡代俳優的表演。這可能是對使君過于自負和行為不合時宜的嘲諷。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使君的形象和其所做之事。通過對使君形象的描繪和對其行為的諷刺,詩人可能在暗示使君的傲慢和行為不當。整首詩用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對這位使君的批評和諷刺,展現了作者對社會風氣的關注和對人物品質的評判。
“法當當城封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īng dé shào shǒu zhī gāng jì yǔ shuāi yán xì tí shù yǔ
英德邵守之綱記予衰顏戲題數語
shǐ jūn yàn hàn hǔ tóu, fǎ dāng dāng chéng fēng hóu.
使君燕頷虎頭,法當當城封侯。
yí bó shǔ ér zhī guǎng, huì xiàng cí yú liǎng zhōu.
宜伯蜀而之廣,繪象祠于兩州。
líng gé suī fēi lín gé, hú wéi huà cǐ mí hóu.
鈴閣雖非麟閣,胡為畫此獼猴。
yì rú háng rén xiào mù zhòng xiàn xiào yú pō dài pái yōu yé.
亦如杭人效穆仲獻笑于坡代俳優耶。
“法當當城封侯”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