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窮髭易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人窮髭易白”全詩
人窮髭易白,地瘦葉先黃。
繡眼語叢竹,畫眉啼斷崗。
炊煙猶塵動,吾亦起歌商。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晨起》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晨起》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晨起
入夜風收雨,
夜晚的風把雨收攏,
遲明暖釀霜。
黎明遲遲,溫暖醞釀霜霧。
人窮髭易白,
窮人白發易生,
地瘦葉先黃。
土地貧瘠,葉子先變黃。
繡眼語叢竹,
眉眼如繡的人在叢竹中說話,
畫眉啼斷崗。
畫眉的女子哭泣聲斷絕了山崗。
炊煙猶塵動,
炊煙還在塵土中飄動,
吾亦起歌商。
我也起來唱歌作樂。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清晨時刻的景象,以及一些與之相關的意象,通過對自然、人生和情感的描繪,表達了一種深沉的哲理。
詩的開頭描述了夜晚的風收攏雨水,暖意漸生,這是一種轉變的開始,似乎暗示著希望和新的開始。接著,詩人通過描述人的生活和自然界的變化,表達了人事無常、環境變遷的主題。
第二句中的“人窮髭易白,地瘦葉先黃”通過對人與自然的對比,表現了貧窮和困苦的現實。窮人容易變白發,土地貧瘠的跡象先于其他地方顯現,這里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觸動和思考。
接下來的兩句,通過描寫眉眼如繡的人在竹叢中交談和畫眉女子的哭泣聲,表現了情感的復雜和人世間的喜怒哀樂。這里的景物描寫與人情交織,顯現出人們在艱難環境中的情感體驗。
最后兩句“炊煙猶塵動,吾亦起歌商”,詩人以自身為例,表達了面對困境和艱難生活時的積極態度。炊煙飄動的意象象征著生活的繁忙與塵囂,而詩人卻選擇以歌舞來表達內心的豁達和力量。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生命運的描繪,反映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和對人生境遇的感悟。雖然生活中充滿了艱辛和挫折,但詩人通過歌唱和樂觀的態度,向讀者傳遞了一種積極向上的情感和對困境的超越。這首詩詞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對人性的洞察,具有一定的哲理內涵。
“人窮髭易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én qǐ
晨起
rù yè fēng shōu yǔ, chí míng nuǎn niàng shuāng.
入夜風收雨,遲明暖釀霜。
rén qióng zī yì bái, dì shòu yè xiān huáng.
人窮髭易白,地瘦葉先黃。
xiù yǎn yǔ cóng zhú, huà méi tí duàn gǎng.
繡眼語叢竹,畫眉啼斷崗。
chuī yān yóu chén dòng, wú yì qǐ gē shāng.
炊煙猶塵動,吾亦起歌商。
“人窮髭易白”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