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薜荔不妨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芙蓉薜荔不妨閑”全詩
封三萬戶煙云裹,化百千身水石間。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次韻游龍門十絕》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游龍門十絕》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若木扶桑莫苦攀,
芙蓉薜荔不妨閑。
封三萬戶煙云裹,
化百千身水石間。
詩意:
這首詩以自然景物為引子,通過對扶桑、芙蓉和薜荔等植物的描繪,表達了對自然的欣賞和對閑適自在的生活態度。接著,詩人運用象征手法,將人與自然相融合,表達了一種超越塵世束縛、追求自由解脫的意境。
賞析:
詩的開頭兩句“若木扶桑莫苦攀,芙蓉薜荔不妨閑”通過描繪植物的姿態,以及“苦攀”和“閑”這兩個詞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繁瑣勞累的現實生活的厭倦,倡導一種從容自在的生活態度。這里的“若木扶桑”和“芙蓉薜荔”可以被理解為對人類的隱喻,詩人暗示人們應該像植物一樣自然生長,不必勉強追逐外物。
接下來的兩句“封三萬戶煙云裹,化百千身水石間”運用了意象描寫,將人與自然景觀相融合。這里的“封三萬戶”可以理解為人們被塵世俗務所困擾,而“煙云裹”則暗示了塵世的浮躁和紛擾。而“化百千身”則表達了追求超脫的愿望,將自己融入水石之間,達到心靈的寧靜與解脫。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象征手法的運用,表達了詩人對繁瑣現實生活的厭倦,倡導追求自由自在、超越塵世的生活態度。同時,詩中展示了詩人對自然的贊美和對內心寧靜的向往,傳遞出一種追求心靈自由與解脫的情感。
“芙蓉薜荔不妨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yóu lóng mén shí jué
次韻游龍門十絕
ruò mù fú sāng mò kǔ pān, fú róng bì lì bù fáng xián.
若木扶桑莫苦攀,芙蓉薜荔不妨閑。
fēng sān wàn hù yān yún guǒ, huà bǎi qiān shēn shuǐ shí jiān.
封三萬戶煙云裹,化百千身水石間。
“芙蓉薜荔不妨閑”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