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溪上迷津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武陵溪上迷津處”全詩
珍重牧兒相指似,隔林招手不吾欺。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次韻游龍門十絕》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游龍門十絕》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武陵溪上迷津處,
衡岳峰頭失道時。
珍重牧兒相指似,
隔林招手不吾欺。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洪咨夔在游覽龍門時的景象和心境。他置身于武陵溪上的迷津之處,眺望衡岳山峰,感嘆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迷失。然而,他注意到遠處有個牧童,他似乎指引著洪咨夔的方向,而且清楚地向他招手,表達出他并沒有欺騙洪咨夔的意圖。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自然景觀和人物形象的運用,表達了作者在迷茫中尋找方向的心情。武陵溪上的迷津和衡岳峰的失道,象征著作者在人生道路上的迷茫和困惑。然而,牧童的出現給了作者一絲希望和指引,他的指引和招手顯示出他是善意的,沒有欺騙的意圖。這種對牧童的信任和希望為整首詩詞帶來了一絲明亮和溫暖,暗示著在困境中尋找到真正的道路和希望的可能性。
洪咨夔以簡潔而意味深長的語言表達了自己的心境和情感。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牧童形象,他將自己的內心世界與外部環境相結合,傳達了他的思考和感受。這首詩詞呈現了一種迷茫與希望、困惑與指引之間的對比,給人以啟示和思考。它也表達了對真實和善意的渴望,以及在困境中尋找到真正的道路和希望的愿望。
“武陵溪上迷津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yóu lóng mén shí jué
次韻游龍門十絕
wǔ líng xī shàng mí jīn chù, héng yuè fēng tóu shī dào shí.
武陵溪上迷津處,衡岳峰頭失道時。
zhēn zhòng mù ér xiāng zhǐ shì, gé lín zhāo shǒu bù wú qī.
珍重牧兒相指似,隔林招手不吾欺。
“武陵溪上迷津處”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