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蛇行九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虎蛇行九逵”全詩
不論天有眼,但管地無皮。
吏鶩肥如瓠,民魚爛欲糜。
交征誰敢問,空想素絲詩。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狐鼠》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狐鼠》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洪咨夔。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狐鼠擅一窟,
虎蛇行九逵。
不論天有眼,
但管地無皮。
吏鶩肥如瓠,
民魚爛欲糜。
交征誰敢問,
空想素絲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運用寓言與諷刺的手法,暗指當時的社會現象和政治風氣。詩中以狐鼠、虎蛇、吏鶩和民魚等動物形象,代表了不同的人物角色。
首先,狐鼠擅自占據了一個窩,象征著權貴和豪強霸占資源、占據地位的行為。虎蛇行九逵,表示勢力范圍廣泛,無人敢挑戰。
接著,作者提到天有眼,但管地無皮,意味著雖然有上級的監督和管理,但對于底層民眾來說,卻無法保護他們的利益和權益,缺乏保障。
吏鶩肥如瓠,民魚爛欲糜,揭示了當時官吏貪婪腐敗的現象,他們貪圖私利,肥得像葫蘆一樣,而普通民眾卻飽受苦難,生活幾近崩潰。
最后兩句“交征誰敢問,空想素絲詩”,表達了人們對征稅的不滿和無奈,無論是何種征稅方式,人們都無法質疑和反抗,只能幻想著美好的生活,寫下無實際意義的詩句。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動物的寓言形象,揭示了當時社會中的不公平、腐敗和權力濫用,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象的痛心和無奈之情。
“虎蛇行九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ú shǔ
狐鼠
hú shǔ shàn yī kū, hǔ shé xíng jiǔ kuí.
狐鼠擅一窟,虎蛇行九逵。
bù lùn tiān yǒu yǎn, dàn guǎn dì wú pí.
不論天有眼,但管地無皮。
lì wù féi rú hù, mín yú làn yù mí.
吏鶩肥如瓠,民魚爛欲糜。
jiāo zhēng shuí gǎn wèn, kōng xiǎng sù sī shī.
交征誰敢問,空想素絲詩。
“虎蛇行九逵”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