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挽而舞兮侑以天風步虛之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可挽而舞兮侑以天風步虛之曲”全詩
徐伍朝往而暮來兮雙碧鹿,可挽而舞兮侑以天風步虛之曲。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招隱三章贈李洋》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招隱三章贈李洋》是宋代洪咨夔所作。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云氣吐吞兮天目之腹,
乳潭沉沉兮鴨潭煜煜。
徐伍朝往而暮來兮雙碧鹿,
可挽而舞兮侑以天風步虛之曲。
中文譯文:
云氣滾動,宛如天空的眼睛;
乳白的潭水沉沉,鴨群在水中閃耀。
清晨離去,黃昏歸來,雙碧鹿奔馳;
能牽引它們翩然起舞的,是天風中的虛幻旋律。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自然景觀,通過對云氣、潭水和鹿的描寫,表達了自然美與和諧的主題。詩人以生動的筆觸描繪了天空中云氣滾動的景象,將其比喻為天空的眼睛,給人以神秘和壯麗的感覺。同時,他描述了潭水的乳白色波光,以及其中游動的鴨群,給人以安靜和寧靜的感受。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徐徐的清晨和黃昏,雙碧鹿在這時分往返奔馳。這里的雙碧鹿可以被理解為自然界的生靈,它們在清晨和黃昏之間穿梭,展現了自然界的活力和美麗。
最后兩句表達了鹿的舞蹈,詩人將其比作能夠隨著天風起舞的舞者。這種舞蹈充滿了輕盈和優雅,與自然界的和諧相得益彰。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展現了自然界的美麗和和諧。詩人選取了云氣、潭水和鹿等元素,通過形象的描寫和隱喻的運用,創造出一幅絢麗多彩的畫面。詩中的景物充滿了生命力和動感,給人以愉悅和寧靜的感受。
詩中的雙碧鹿象征著自然界的生靈,在清晨和黃昏之間奔馳,展示了自然界的循環和活力。它們的舞蹈則表達了自然與人類的和諧共生,以及自然界的自由與美麗。
整首詩以自然景觀為主題,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隱喻的運用,傳遞了作者對自然美的熱愛和對和諧生活的向往。這種以自然為媒介的情感表達,體現了宋代文人對自然的敬畏和贊美之情。
“可挽而舞兮侑以天風步虛之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āo yǐn sān zhāng zèng lǐ yáng
招隱三章贈李洋
yún qì tǔ tūn xī tiān mù zhī fù, rǔ tán chén chén xī yā tán yù yù.
云氣吐吞兮天目之腹,乳潭沉沉兮鴨潭煜煜。
xú wǔ cháo wǎng ér mù lái xī shuāng bì lù, kě wǎn ér wǔ xī yòu yǐ tiān fēng bù xū zhī qū.
徐伍朝往而暮來兮雙碧鹿,可挽而舞兮侑以天風步虛之曲。
“可挽而舞兮侑以天風步虛之曲”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