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酒入詩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小酒入詩篇”全詩
折葦魚沈藻,攀藤鳥出煙。
生衣宜水竹,小酒入詩篇。
莫怪侵星坐,神清不欲眠。
分類:
作者簡介(戎昱)
戎昱,(744~800)唐代詩人。荊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風(今屬陜西)。少年舉進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進士。寶應元年(762),從滑州、洛陽西行,經華陰,遇見王季友,同賦《苦哉行》。大歷二年(767)秋回故鄉,在荊南節度使衛伯玉幕府中任從事。后流寓湖南,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長安,任侍御史。翌年貶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職,流寓桂州而終。中唐前期比較注重反映現實的詩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寫戰爭給人民帶來災難。羈旅游宦、感傷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臘夜》較有名。
《駱家亭子納涼》戎昱 翻譯、賞析和詩意
《駱家亭子納涼》是唐代詩人戎昱所作,描寫了一位江湖游走者在駱家亭子納涼的景象。該詩有著濃郁的田園風光和閑適自在的氛圍。
詩人在詩中表達了他的江湖思緒,他無法離開國家的邊界。江湖的浩渺無邊,使他茫然感到自己與世界上其他地方相距甚遠。詩人折下葦葉,它們沉入深湖中,而青藻也在水中蔓延,形成一幅寧靜而美麗的景象。攀爬藤蔓的鳥兒突然飛出,營造出一股濃郁的飄逸氣息。
詩人尋求溫馨、舒適與自然的生活方式。他認為穿著由水竹編織的衣服更能親近自然,細品小酒,能夠激起他創作詩篇的靈感。
最后,詩人感慨于他的境遇。他坐在寬闊的星空下,神清氣爽,不愿意入眠,暗示他無法入睡是因為他對江湖事務的思緒和糾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環境,表達了詩人對江湖游蕩生活的向往和對自由自在、與自然相融的生活方式的追求。詩詞優美流暢,畫面感極強,給人以寧靜悠閑的感受。
“小酒入詩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uò jiā tíng zi nà liáng
駱家亭子納涼
jiāng hú sī miǎo rán, bù lí guó mén qián.
江湖思渺然,不離國門前。
zhé wěi yú shěn zǎo, pān téng niǎo chū yān.
折葦魚沈藻,攀藤鳥出煙。
shēng yī yí shuǐ zhú, xiǎo jiǔ rù shī piān.
生衣宜水竹,小酒入詩篇。
mò guài qīn xīng zuò, shén qīng bù yù mián.
莫怪侵星坐,神清不欲眠。
“小酒入詩篇”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