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龍北斗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攜龍北斗回”全詩
人間遒鐸振,天上獸樽開。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端平三年春帖子詞·皇帝閣》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端平三年春帖子詞·皇帝閣》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鳳東風轉,攜龍北斗回。
人間遒鐸振,天上獸樽開。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春天的景象,以及人間和天上的喜慶氛圍。鳳凰帶著東風飛翔,龍和北斗星回歸。人間的鐘聲和鈴聲響起,天上的神獸們也開啟了喜慶的酒宴。
賞析:
這首詩詞以鮮明的意象描繪了春天的美好景象。鳳凰和龍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吉祥象征,它們的出現預示著吉祥和繁榮。東風代表著春天的氣息,而北斗星則象征著方向和秩序。詩中人間的遒鐸聲和天上的獸樽開啟,形成了一幅生機勃勃、繁榮喜慶的畫面。
洪咨夔以簡練而形象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盛景,用富有節奏感的詞句表達了喜慶的氛圍。整首詩詞節奏鮮明,字句簡潔明快,給人以愉悅的感受。通過對自然景象和喜慶氛圍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春天的贊美和對美好時光的向往。
這首詩詞展示了宋代文人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以及他們對和諧、繁榮的向往。它傳遞出了一種樂觀向上的情緒,同時也呈現了宋代文化中對象征和吉祥意象的追求。整體上,這首詩詞以簡短的文字描繪了豐富的意境,給人以愉悅和美好的感受。
“攜龍北斗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uān píng sān nián chūn tiě zǐ cí huáng dì gé
端平三年春帖子詞·皇帝閣
zuǒ yuè bǎi hé fèng dōng fēng zhuǎn, xié lóng běi dǒu huí.
{左龠百禾}鳳東風轉,攜龍北斗回。
rén jiān qiú duó zhèn, tiān shàng shòu zūn kāi.
人間遒鐸振,天上獸樽開。
“攜龍北斗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