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不與窮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命不與窮爭”全詩
氣惟憑養成,命不與窮爭。
鼎正中邊沸,舡須左右平。
半籌無可畫,空賦洗兵行。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和虜仲易送行二首》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虜仲易送行二首》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歲月使雙鬢變白,風沙見證了一位戰士。
氣質只能靠修養培養,命運不愿與貧困爭斗。
鼎在正中沸騰,船只左右平穩。
局勢難以預測,唯有洗凈戰爭的痕跡。
詩意:
這首詩以送行為主題,表達了戰士離別時的心情和對戰爭的思考。歲月的流轉使戰士的雙鬢變白,風沙成為他戰斗的見證。詩中探討了氣質與命運的關系,認為一個人的氣質與品質的培養是通過修養和努力實現的,而命運則不愿與貧困和逆境進行爭斗。詩中還運用了鼎和船的比喻,形象地描繪了戰爭的殘酷和不確定性。最后,詩人表示戰爭是難以預測的,只有通過洗凈戰爭的痕跡,才能迎來和平。
賞析:
《和虜仲易送行二首》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詞語,表達了戰士離別時的情感和對戰爭的思考。詩人通過歲月使雙鬢變白的描寫,表達了時間對人的無情摧殘,同時也突出了戰士的英勇和堅毅。詩中的鼎和船的形象描繪了戰爭的殘酷和不可預測性,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最后,詩人以洗凈戰爭的痕跡來寄托對和平的向往,表達了對人類社會的期望和對戰爭的反思。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對戰爭的思考和對和平的向往,展現了詩人對人類命運和人性的深刻洞察。
“命不與窮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lǔ zhòng yì sòng xíng èr shǒu
和虜仲易送行二首
suì yuè shuāng péng bìn, fēng shā zhī yī bīng.
歲月雙蓬鬢,風沙知一兵。
qì wéi píng yǎng chéng, mìng bù yǔ qióng zhēng.
氣惟憑養成,命不與窮爭。
dǐng zhèng zhōng biān fèi, chuán xū zuǒ yòu píng.
鼎正中邊沸,舡須左右平。
bàn chóu wú kě huà, kōng fù xǐ bīng xíng.
半籌無可畫,空賦洗兵行。
“命不與窮爭”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