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妙生花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文妙生花筆”全詩
處家貧似富,應物密如疏。
薦墨交黃綬,榮光照板輿。
出門車折軸,天理竟何如。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挽孫謙伯二首》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挽孫謙伯二首》是宋代洪咨夔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第一首:
文妙生花筆,
名成喚雪書。
處家貧似富,
應物密如疏。
薦墨交黃綬,
榮光照板輿。
出門車折軸,
天理竟何如。
第二首:
才子今已逝,
才名自有馀。
風流騷客盡,
天下忽歸徒。
一篇無用文,
萬古騷人愚。
歸去復何處,
空馀青樓舞。
詩意:
這首詩詞是洪咨夔寫給孫謙伯的挽詩,共分為兩首。第一首詩描繪了孫謙伯文才出眾、字跡如花,名聲遠播,他雖然家境貧寒,卻能以深入細致的態度應物,妙筆生輝。他的才華得到了黃綬(官員品級的一種綬帶)的賞識,光彩照耀著他的官職。然而,當他出門時,車軸卻折斷了,這使洪咨夔感到疑惑,對天理有所質問。
第二首詩是對孫謙伯逝去的致哀。詩人稱贊孫謙伯是一位才子,雖然他已經離世,但他的才名卻留存至今。然而,詩人感嘆風流騷客們的才華紛紛消逝,世間名流的輝煌轉瞬即逝。一篇篇華美卻無實用價值的文學作品,使千古以來的才子們顯得愚昧。詩人問道,孫謙伯歸去之后去了哪里?只剩下空空的青樓舞蹈。
賞析:
這首詩詞以寫給孫謙伯的挽詩形式表達了詩人對他的贊美和哀思。第一首詩通過對孫謙伯才名和生活境況的描繪,展現了他的才華和應對現實困境的能力。然而,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天理的疑問,暗示了人生的無常和命運的不可預測性。
第二首詩則是對孫謙伯逝世的反思。詩人在稱贊孫謙伯才華的同時,也表達了對騷客們及其作品的批評。詩人感嘆才子們的輝煌往往只是短暫的,而他們的作品往往缺乏實用價值。最后兩句表達了對孫謙伯的思念和對人生的迷茫,青樓舞蹈象征著虛華和浮躁的世俗歡愉。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孫謙伯和其他才子們的命運和作品的反思,抒發了詩人對人生和命運的思考。它展現了才子的輝煌與消逝、名利與虛華之間的矛盾,表達了對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探索。
“文妙生花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sūn qiān bó èr shǒu
挽孫謙伯二首
wén miào shēng huā bǐ, míng chéng huàn xuě shū.
文妙生花筆,名成喚雪書。
chù jiā pín shì fù, yìng wù mì rú shū.
處家貧似富,應物密如疏。
jiàn mò jiāo huáng shòu, róng guāng zhào bǎn yú.
薦墨交黃綬,榮光照板輿。
chū mén chē zhé zhóu, tiān lǐ jìng hé rú.
出門車折軸,天理竟何如。
“文妙生花筆”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