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錦一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南北錦一住”全詩
報春梅有信,送酒鵲無憑。
之子能相過,詩名不浪稱。
漉冰烹小鳳,爽思為渠增。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用韻答厲輔卿二首》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用韻答厲輔卿二首》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用韻答厲輔卿二首》
南北錦一住,
東西巖屢登。
報春梅有信,
送酒鵲無憑。
之子能相過,
詩名不浪稱。
漉冰烹小鳳,
爽思為渠增。
譯文:
南北兩地的美麗景色一同居住,
東西兩山的峰巒屢次攀登。
報春的梅花有花信傳遞,
送酒的喜鵲卻無法托信。
之子能夠相互超越,
詩名不會虛浮自夸。
炙熱的思緒如同烹煮冰雪中的鳳凰,
愉悅的情懷正因此而增添。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南北兩地的美景和東西兩山的峰巒,以及梅花的花信和喜鵲送酒的情景。作者通過描述這些自然景觀和生物間的互動,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贊美和對傳統文化的思考。
詩人通過使用南北錦、東西巖、報春梅、送酒鵲等形象,將不同地域、不同事物聯系在一起,展現了大自然的多樣性和生命的活力。詩中提到的“之子能相過,詩名不浪稱”,表達了對優秀后輩的期望,希望他們能夠超越前人,不被虛名所迷惑。
最后兩句“漉冰烹小鳳,爽思為渠增”,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喜悅和舒暢。炙熱的思緒如同烹煮冰雪中的鳳凰一般,使情感更加鮮活、豐富。
賞析:
《用韻答厲輔卿二首》以簡練的語言和生動的意象展示了自然景觀和文化情懷。詩人通過對南北錦、東西巖、報春梅、送酒鵲等形象的運用,描繪了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觀,同時融入了對傳統文化的關注和思考。
詩詞中的意象生動而富有表現力,通過對自然景物和生物的描寫,傳達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和對人生的思考。詩詞樸實而不失韻味,語言簡練卻富含深意。通過對自然景觀和情感的交融,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喜悅和舒暢。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觀和文化情懷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贊美和對后輩的期望,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喜悅和舒暢。
“南北錦一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òng yùn dá lì fǔ qīng èr shǒu
用韻答厲輔卿二首
nán běi jǐn yī zhù, dōng xī yán lǚ dēng.
南北錦一住,東西巖屢登。
bào chūn méi yǒu xìn, sòng jiǔ què wú píng.
報春梅有信,送酒鵲無憑。
zhī zǐ néng xiāng guò, shī míng bù làng chēng.
之子能相過,詩名不浪稱。
lù bīng pēng xiǎo fèng, shuǎng sī wèi qú zēng.
漉冰烹小鳳,爽思為渠增。
“南北錦一住”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