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聲來木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秋聲來木末”全詩
秋聲來木末,客思滿天涯。
離列高低樹,滄茫隱見沙。
夜涼人被酒,乘月快浮家。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仙鶴樓避暑》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仙鶴樓避暑》是一首宋代洪咨夔創作的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孤塔山光寂,危樓岸影斜。
秋聲來木末,客思滿天涯。
離列高低樹,滄茫隱見沙。
夜涼人被酒,乘月快浮家。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夏日避暑的場景。孤塔高聳在山上,山光靜謐,樓閣倚岸,斜影倒映在水中。秋天的聲音從樹木的末端傳來,使人思念遠方的客人充滿心頭。離散的樹木高低錯落,廣闊的滄茫之中隱約可見沙地的景象。夜晚的涼意下,人們飲酒作樂,乘著明亮的月光快樂地返回家中。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自然的景物描繪,展現了夏日避暑時的寧靜和悠閑。通過描繪孤塔山和危樓岸的景象,表現了大自然的靜謐和寧靜。秋天的聲音從樹木的末端傳來,引發了詩人對遠方客人的思念之情,表達了對親友的思念和遙遠的思鄉之情。離散的樹木和滄茫的沙地的描繪,增添了詩詞的廣闊和深遠感。最后,夜晚的涼意下,人們陶醉于酒宴之中,乘著明亮的月光快樂地回到家中,表達了詩人對宴會和家庭生活的愉悅和喜悅。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描繪和情感表達為主線,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情感的交織,展現了作者對大自然和人情的感悟和體驗。同時,詩詞運用了簡練的語言和形象的描寫,使得讀者能夠直觀地感受到詩人的情感和景物的美感,給人以靜謐、寧靜和愉悅的感受。
“秋聲來木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ān hè lóu bì shǔ
仙鶴樓避暑
gū tǎ shān guāng jì, wēi lóu àn yǐng xié.
孤塔山光寂,危樓岸影斜。
qiū shēng lái mù mò, kè sī mǎn tiān yá.
秋聲來木末,客思滿天涯。
lí liè gāo dī shù, cāng máng yǐn jiàn shā.
離列高低樹,滄茫隱見沙。
yè liáng rén bèi jiǔ, chéng yuè kuài fú jiā.
夜涼人被酒,乘月快浮家。
“秋聲來木末”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七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