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終宴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回終宴喜”全詩
臨觴不及醉,分散秋風里。
雖有明月期,離心若千里。
前歡反惆悵,后會還如此。
焉得夜淹留,一回終宴喜。
羈游復牽役,館至重湖水。
早晚泛歸舟,吾從數君子。
作者簡介(戎昱)
戎昱,(744~800)唐代詩人。荊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風(今屬陜西)。少年舉進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進士。寶應元年(762),從滑州、洛陽西行,經華陰,遇見王季友,同賦《苦哉行》。大歷二年(767)秋回故鄉,在荊南節度使衛伯玉幕府中任從事。后流寓湖南,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長安,任侍御史。翌年貶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職,流寓桂州而終。中唐前期比較注重反映現實的詩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寫戰爭給人民帶來災難。羈旅游宦、感傷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臘夜》較有名。
《同辛兗州巢父虛副端岳相思獻酬…兼呈辛魏二院長楊長寧》戎昱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同辛兗州巢父虛副端岳相思獻酬…兼呈辛魏二院長楊長寧》是唐代戎昱創作的一首詩。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暮角發高城,情人坐中起。
臨觴不及醉,分散秋風里。
雖有明月期,離心若千里。
前歡反惆悵,后會還如此。
焉得夜淹留,一回終宴喜。
羈游復牽役,館至重湖水。
早晚泛歸舟,吾從數君子。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與辛兗州巢父虛副端岳相思之情。詩人在高城的暮色中吹奏角笛,情人從中起身。飲酒時未能醉,感受到秋風的分散。雖然有明月相約,但離別之心如千里。前一次的歡樂反而帶來了惆悵,后一次的相聚仍然如此。詩人渴望夜晚停留,一次聚會結束時的喜悅。他被羈絆而又牽引,來到重湖水的館舍。他期待著早晚乘船歸去,與幾位朋友一同離開。
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詩人與情人之間的離別之情。詩人通過描繪暮色中高城的角笛聲和情人的起身,表達了他們之間的相思之情。詩中的飲酒未醉和秋風的分散,象征著離別的痛苦和距離的隔閡。明月的期望與離心的千里形成鮮明的對比,加深了詩人的思念之情。前一次的歡樂反而帶來了惆悵,后一次的相聚仍然沒有改變離別的現實。詩人渴望夜晚停留,希望能夠延長與情人的相聚之時,感受到一次聚會結束時的喜悅。然而,他被羈絆而又牽引,來到重湖水的館舍。最后,詩人期待著早晚乘船離去,與幾位朋友一同回歸。整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深情的表達,展現了離別之情和對友情的珍視。
“一回終宴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óng xīn yǎn zhōu cháo fù xū fù duān yuè xiāng sī xiàn chóu jiān chéng xīn wèi èr yuàn cháng yáng cháng níng
同辛兗州巢父虛副端岳相思獻酬…兼呈辛魏二院長楊長寧
mù jiǎo fā gāo chéng, qíng rén zuò zhōng qǐ.
暮角發高城,情人坐中起。
lín shāng bù jí zuì, fēn sǎn qiū fēng lǐ.
臨觴不及醉,分散秋風里。
suī yǒu míng yuè qī, lí xīn ruò qiān lǐ.
雖有明月期,離心若千里。
qián huān fǎn chóu chàng, hòu huì hái rú cǐ.
前歡反惆悵,后會還如此。
yān dé yè yān liú, yī huí zhōng yàn xǐ.
焉得夜淹留,一回終宴喜。
jī yóu fù qiān yì, guǎn zhì zhòng hú shuǐ.
羈游復牽役,館至重湖水。
zǎo wǎn fàn guī zhōu, wú cóng shù jūn zǐ.
早晚泛歸舟,吾從數君子。
“一回終宴喜”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