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抽穎處麥還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秧抽穎處麥還成”全詩
云收翠戟龍文潤,日透金鋪獸面明。
蠶出火時桑正沃,秧抽穎處麥還成。
在開列圣孫謀遠,流福人間釀太平。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太廟至齋》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太廟至齋》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風雨殘春晚作晴,
寶山深靜勃鳩鳴。
云收翠戟龍文潤,
日透金鋪獸面明。
蠶出火時桑正沃,
秧抽穎處麥還成。
在開列圣孫謀遠,
流福人間釀太平。
詩意:
這首詩以太廟至齋的場景為背景,通過描繪大自然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國家繁榮昌盛的美好愿景。詩中展示了春天的景象,風雨過后,晴空萬里。寶山深邃寧靜,鳩鳴聲回蕩在空中。云彩散去,翠綠的戟和龍文閃爍著光澤,太陽透過云層照耀下來,金色的地面上獸面雕刻清晰可見。蠶寶寶從蠶繭中出來,桑樹郁郁蔥蔥;莊稼的秧苗抽出穎芽,麥田也開始生長。在這樣的景象下,希望國家能夠有智慧的統治者,為實現遠大的目標做出計劃,讓福祉流淌于人間,實現和平安寧。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展示了春天的美好景色,同時融入了對國家興旺發達的期望。詩中用光影和自然現象的變化來象征國家的興盛和繁榮。風雨過后的晴天,寶山深邃靜謐,展示了國家的安定與寧靜。作者巧妙地使用了色彩和光影的對比,如翠戟和龍文的翠綠與金鋪獸面的明亮,營造出豐富的視覺效果。蠶寶寶蛻變和莊稼的生長象征著國家的繁榮和豐收。
詩中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國家未來的期望,希望國家能夠有明智的領導者,制定長遠的發展戰略,為國家和人民帶來福祉和和平。整首詩詞氣勢恢宏,表達出作者對國家繁榮昌盛的美好愿景,同時也抒發了對和平安寧的向往。
“秧抽穎處麥還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ài miào zhì zhāi
太廟至齋
fēng yǔ cán chūn wǎn zuò qíng, bǎo shān shēn jìng bó jiū míng.
風雨殘春晚作晴,寶山深靜勃鳩鳴。
yún shōu cuì jǐ lóng wén rùn, rì tòu jīn pū shòu miàn míng.
云收翠戟龍文潤,日透金鋪獸面明。
cán chū huǒ shí sāng zhèng wò, yāng chōu yǐng chù mài hái chéng.
蠶出火時桑正沃,秧抽穎處麥還成。
zài kāi liè shèng sūn móu yuǎn, liú fú rén jiān niàng tài píng.
在開列圣孫謀遠,流福人間釀太平。
“秧抽穎處麥還成”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