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隱早具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盤隱早具眼”全詩
豐碑俱好在,爛醉更何求。
院靜桃開落,林深鶴去留。
翛然風露表,無處覓青牛。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挽元寂王道士》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挽元寂王道士》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洪咨夔。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盤隱早具眼,栗齋仍點頭。
豐碑俱好在,爛醉更何求。
院靜桃開落,林深鶴去留。
翛然風露表,無處覓青牛。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元寂王道士的挽歌。元寂王道士是指一個已故的道士,作者洪咨夔對他的離世表示哀悼和懷念。詩中描繪了一幅靜謐而寂靜的場景,表達了對逝去友人的思念和對生命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幅清幽的景象,展現了作者內心的感受。下面對每一句進行賞析:
1. "盤隱早具眼,栗齋仍點頭。" 盤隱是指元寂王道士所居住的地方,早具眼表示他早已離世。栗齋指代元寂王道士,仍點頭表示即使他已離世,人們仍對他表示敬意。
2. "豐碑俱好在,爛醉更何求。" 豐碑指代道士的墓碑,表示他的名聲和成就仍然存在。爛醉意味著沉浸在歡樂和酒宴中,更何求表示即使享受了豐碑的榮譽,對于已故的友人來說,更重要的是安寧和寧靜。
3. "院靜桃開落,林深鶴去留。" 描述了一個寧靜的庭院景象,院中的桃花開放而凋謝,林中的鶴飛來飛去。這里的桃花和鶴象征著生命的起伏和變化,與人世間的離合悲歡相呼應。
4. "翛然風露表,無處覓青牛。" 翛然表示自由自在,風露表指的是大自然的顯現。無處覓青牛意味著即使四處尋覓,也無法找到元寂王道士的身影。這里的青牛是指道士的化身,也可以理解為道士的道法和智慧。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表達了對已故友人的思念和對生命的反思。作者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將人世間的離合悲歡與自然的變化相結合,使詩詞充滿詩意和哲理。
“盤隱早具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yuán jì wáng dào shì
挽元寂王道士
pán yǐn zǎo jù yǎn, lì zhāi réng diǎn tóu.
盤隱早具眼,栗齋仍點頭。
fēng bēi jù hǎo zài, làn zuì gèng hé qiú.
豐碑俱好在,爛醉更何求。
yuàn jìng táo kāi luò, lín shēn hè qù liú.
院靜桃開落,林深鶴去留。
xiāo rán fēng lù biǎo, wú chǔ mì qīng niú.
翛然風露表,無處覓青牛。
“盤隱早具眼”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五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