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裨事主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裨事主勞”全詩
自樹終天戚,何裨事主勞。
眾魚應餌骨,多士盡餔糟。
有客椒漿奠,文衰不繼騷。
分類:
《謁三閭廟》竇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謁三閭廟》是唐代竇常的作品。它描寫了竇常造訪三閭廟的情景,表達了他對時任君主的忠誠和對時事的憂慮。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謁三閭廟,
君非三諫寤。
禮許一身逃,
自樹終天戚。
何裨事主勞,
眾魚應餌骨。
多士盡餔糟,
有客椒漿奠。
文衰不繼騷。
這首詩詞的詩意非常深遠。首先,作者以自己謁見三閭廟的行動來暗示他對時任君主的忠誠。他表示君主不是像三位明智的諫臣那樣能明辨是非并果斷行動。然而,禮儀規定了臣子只能順從,無論對錯,只能退避一身。作者在這種情況下坐以待斃,感到非常的痛苦和無奈。
然后,作者表達了他對君主身負重任的擔憂。他認為君主應該忍受斗室之苦,肩負起國家大事,而不是逃避責任。然而現實卻是,魚雖然明白了魚餌的危險,它們依然被香漿所吸引,而士人們也沉迷于酒色之中。這讓作者感到悲傷和失望。
最后,作者表達了自己對當時文化衰敗的擔憂。他說文人的才華沒有得到往昔的傳承和傳遞,因此沒有能夠繼續寫出流傳千古的作品。這是對文化衰落的悲切嘆息,也是對當時社會現象的批評。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寓言的方式,通過描述竇常自己拜訪三閭廟的經歷,揭示了他對時事的憂慮和對君主的忠誠。同時,也借此批評了當時社會的種種不正之風。這種思想深度和情感表達使得這首詩詞成為了一首深具表現力和警示意義的作品。
“何裨事主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sān lǘ miào
謁三閭廟
jūn fēi sān jiàn wù, lǐ xǔ yī shēn táo.
君非三諫寤,禮許一身逃。
zì shù zhōng tiān qī, hé bì shì zhǔ láo.
自樹終天戚,何裨事主勞。
zhòng yú yīng ěr gǔ, duō shì jǐn bù zāo.
眾魚應餌骨,多士盡餔糟。
yǒu kè jiāo jiāng diàn, wén shuāi bù jì sāo.
有客椒漿奠,文衰不繼騷。
“何裨事主勞”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四豪 (仄韻) 去聲二十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