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徑古梅成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徑古梅成蔭”全詩
幾回呼使進,盡日醉言歸。
徑古梅成蔭,堂深桂合圍。
重來無復拜,春色黯斜暉。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鍾太君挽詩》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鍾太君挽詩》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護額錦裁帕,扶腰珠絡衣。
幾回呼使進,盡日醉言歸。
徑古梅成蔭,堂深桂合圍。
重來無復拜,春色黯斜暉。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名叫鍾太君的女性形象。鍾太君身著華麗的錦繡衣裳,頭上戴著繡花頭巾,腰間佩戴著珠寶。她多次被呼喚而進入宴會場合,整日醉飲暢談。古老的梅樹在小徑上長出了茂盛的樹蔭,宴會堂中的桂樹合抱相依。然而,太君再次來到這里時已沒有了往日的禮拜,春日的美景也變得暗淡無光。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太君的儀態和環境來表達了一種淡淡的憂傷之情。太君的華麗裝飾和附庸風雅的生活方式暗示著她屬于上層社會,過著奢華的生活。然而,她的存在似乎只是為了參與宴會和喝酒,缺乏真正的意義和目標。古梅的樹蔭和桂樹的合圍形成了一種幽靜和莊重的氛圍,與太君的輕浮形成鮮明的對比。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太君的失望和對春色的黯淡感嘆。太君再次來到這里卻沒有了之前恭敬的拜訪,暗示她對傳統禮儀和價值的背離。春天的美景也變得黯淡無光,可能是因為太君的輕佻和虛浮破壞了這片美好的景象。
整首詩詞通過對太君形象和環境的描繪,傳達了對虛浮和浮華生活的批判,以及對傳統價值觀和真正美好事物的思考。同時,詩詞中運用了對比手法,使得詩情更加深刻和抒發了作者的情感。
“徑古梅成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ōng tài jūn wǎn shī
鍾太君挽詩
hù é jǐn cái pà, fú yāo zhū luò yī.
護額錦裁帕,扶腰珠絡衣。
jǐ huí hū shǐ jìn, jǐn rì zuì yán guī.
幾回呼使進,盡日醉言歸。
jìng gǔ méi chéng yīn, táng shēn guì hé wéi.
徑古梅成蔭,堂深桂合圍。
chóng lái wú fù bài, chūn sè àn xié huī.
重來無復拜,春色黯斜暉。
“徑古梅成蔭”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七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