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今亙古三分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窮今亙古三分恨”全詩
窮今亙古三分恨,托地撐天一寸心。
過雨斷云閑絕壁,涼風歸鳥急平林。
江山難著醒時眼,有酒如澠放手斟。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開濟堂》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開濟堂》
魚復平沙漲夕陰,
紅旗影底老蛟吟。
窮今亙古三分恨,
托地撐天一寸心。
過雨斷云閑絕壁,
涼風歸鳥急平林。
江山難著醒時眼,
有酒如澠放手斟。
中文譯文:
魚兒再次游過平坦的沙灘,晚霞逐漸升起,
紅旗的倒影底下,一只老蛟在悲吟。
窮困的今天承載著亙古的三分之一的悲憤,
托起大地,撐起天空,一寸心懷千斤重。
雨過之后,云彩斷裂,靜靜地掛在絕壁上,
涼風回歸,鳥兒匆忙飛回平靜的林間。
江山難以喚醒沉睡的雙眼,
有酒如同渾濁的水,任由放手斟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開濟堂》是宋代洪咨夔所作,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時局的憂慮和對人生困境的思考。
詩的開頭描述了一幅平靜的夕陽沙灘景象,一條魚兒在陰影中游過,給人以安詳的感覺。然而,隨后詩中出現了紅旗的倒影和老蛟的悲吟,破壞了原本寧靜祥和的景象,預示著動蕩和不安的時局。
接下來的兩句詩表達了作者對當下困境的憂慮和對歷史遭遇的痛恨。窮困的今天只是亙古時代的一部分,但卻承載了三分之一的悲憤和不滿。作者感嘆自己的心靈如同支撐大地、承載天空的一寸心,沉重而艱難。
隨后的兩句詩以自然景物的變化象征著社會的變遷。雨過之后,云彩斷裂,靜靜地掛在絕壁上,給人以寂靜和孤獨的感覺。涼風回歸,鳥兒匆忙飛回平靜的林間,表達了一種迫切的歸屬和尋求安寧的心情。
最后兩句詩描繪了江山難以喚醒沉睡的雙眼,意味著人們對現實狀況的麻木和無力。有酒如同渾濁的水,任由放手斟酌,表達了一種對于人生的無奈和對于世事的冷漠。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寄托了作者對時局的憂慮和對人生困境的思考。通過對魚、紅旗、老蛟、雨、云、風等意象的運用,詩中展現了作者內心的矛盾和對社會現狀的反思,表達了對于命運的無奈和對于人生意義的思考。整體給人一種憂愁和沉重的情感,體現了宋代社會的動蕩和作者對時局的擔憂。這首詩詞通過深沉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呈現了作者對于社會和人生困境的思考,以及對于希望和安寧的渴望。
“窮今亙古三分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āi jì táng
開濟堂
yú fù píng shā zhǎng xī yīn, hóng qí yǐng dǐ lǎo jiāo yín.
魚復平沙漲夕陰,紅旗影底老蛟吟。
qióng jīn gèn gǔ sān fēn hèn, tuō dì chēng tiān yī cùn xīn.
窮今亙古三分恨,托地撐天一寸心。
guò yǔ duàn yún xián jué bì, liáng fēng guī niǎo jí píng lín.
過雨斷云閑絕壁,涼風歸鳥急平林。
jiāng shān nán zhe xǐng shí yǎn, yǒu jiǔ rú miǎn fàng shǒu zhēn.
江山難著醒時眼,有酒如澠放手斟。
“窮今亙古三分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