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輦路歸遲月映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輦路歸遲月映袍”全詩
百日紅蓮綸閣迥,萬年枝拂禁城高。
內廓坐永風生席,輦路歸遲月映袍。
西抹東涂渾忘卻,一絇短雪不堪搔。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六月五日集英殿策士從官待宣于內軍器庫廓》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六月五日集英殿策士從官待宣于內軍器庫廓》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六月五日,集英殿中聚集了眾多才士和官員,等待內廷宣布命令,前往軍器庫廓。
漢廷與目策英豪,投釣知誰首掣鰲。百日紅蓮綸閣迥,萬年枝拂禁城高。內廓坐永風生席,輦路歸遲月映袍。西抹東涂渾忘卻,一切短雪不堪搔。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在六月五日,在集英殿內舉行的一場重要會議。會議上聚集了許多才士和官員,等待內廷發布命令,前往軍器庫廓。詩中通過描繪一系列景象和意象,表達了作者對這場會議的期待和對國家興旺的向往。
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景物和意象的方式,表達了洪咨夔對國家興旺和社會秩序的向往。下面分析每個詩句的意義:
- "漢廷與目策英豪":這句話指的是在會議上聚集了許多才士和官員,意味著會議的重要性和參與者的英勇才華。
- "投釣知誰首掣鰲":這是一個比喻,表示會議的目的是為了選拔出最有才能的人才,就像投釣一樣,要看誰能夠捕捉到最大的鰲魚(指最有才能的人)。
- "百日紅蓮綸閣迥":這句話形容綸閣(指集英殿)的景色壯麗美麗,蓮花盛開了一百天,象征著國家繁榮昌盛。
- "萬年枝拂禁城高":這句話描繪了禁城高聳入云,萬年的樹枝拂動著禁城,象征著國家的長久和穩固。
- "內廓坐永風生席,輦路歸遲月映袍":這兩句描述了會議在內廓舉行,永風吹拂著會場,輦道上的車輛歸來的時候月光照耀著官員的服裝。這里通過描繪會議的場景和氛圍,表達了作者對會議的期待和充滿希望的情感。
- "西抹東涂渾忘卻,一切短雪不堪搔":這句話表示忘卻了西方的困擾和東方的混亂,一切短暫的困難不足以阻擋國家的發展。作者通過這句話表達了對國家興盛和社會秩序的向往。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描繪景物和意象,表達了作者對國家興盛和社會秩序的向往,以及對會議的期待和希望。
“輦路歸遲月映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ù yuè wǔ rì jí yīng diàn cè shì cóng guān dài xuān yú nèi jūn qì kù kuò
六月五日集英殿策士從官待宣于內軍器庫廓
hàn tíng yǔ mù cè yīng háo, tóu diào zhī shuí shǒu chè áo.
漢廷與目策英豪,投釣知誰首掣鰲。
bǎi rì hóng lián lún gé jiǒng, wàn nián zhī fú jìn chéng gāo.
百日紅蓮綸閣迥,萬年枝拂禁城高。
nèi kuò zuò yǒng fēng shēng xí, niǎn lù guī chí yuè yìng páo.
內廓坐永風生席,輦路歸遲月映袍。
xī mǒ dōng tú hún wàng què, yī qú duǎn xuě bù kān sāo.
西抹東涂渾忘卻,一絇短雪不堪搔。
“輦路歸遲月映袍”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四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