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把玉蜍留水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好把玉蜍留水去”全詩
好把玉蜍留水去,直言莫問近前嗔。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次及甫入峽雜詠·蝦蟆培泉》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及甫入峽雜詠·蝦蟆培泉》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丹墀萬字中興策,
西蜀人材待細掄。
好把玉蜍留水去,
直言莫問近前嗔。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洪咨夔對時局和人才選拔的看法。詩中提到了丹墀,指的是皇帝的殿階,萬字中興策表示朝廷的政策和治理方略。西蜀指的是蜀地,也就是今天的四川地區。洪咨夔認為在治理國家時,需要仔細選拔人才,將其比作精心挑選的蝦蟆,希望他們能像玉蜍一樣留在水中,即在適合的位置發揮才能。最后一句表達了直言不諱的態度,勸告人們不要過分在意他們的近前的怒視和批評。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政治和人才選拔的隱喻,表達了洪咨夔對于治理國家的看法。他認為在中興之策中,需要細心選擇人材,將其安置在適合的位置,發揮其才能。以“蝦蟆培泉”為隱喻,形象地表達了這個觀點。蝦蟆需要在水中生活,而玉蜍則被視為珍貴之物,留在水中更能體現其價值。洪咨夔希望政府能正確對待人才,善于發現和使用他們的才能。
最后一句“直言莫問近前嗔”表達了洪咨夔對直言不諱的態度的強調。他勸告人們不要過分在意他們的近前的怒視和批評,而要堅持真實地陳述問題和意見。這句話也可以理解為對于批評者的回應,直言者不必為近前的嗔怒所動搖,應該勇敢地堅持自己的觀點。
整體上,這首詩詞通過精妙的比喻和直接的表達,表達了洪咨夔對于治理國家和選拔人才的觀點,強調了直言不諱的態度。
“好把玉蜍留水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jí fǔ rù xiá zá yǒng há ma péi quán
次及甫入峽雜詠·蝦蟆培泉
dan chi wàn zì zhōng xīng cè, xī shǔ rén cái dài xì lūn.
丹墀萬字中興策,西蜀人材待細掄。
hǎo bǎ yù chú liú shuǐ qù, zhí yán mò wèn jìn qián chēn.
好把玉蜍留水去,直言莫問近前嗔。
“好把玉蜍留水去”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