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聲凄惋笛聲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角聲凄惋笛聲乾”全詩
未省半山梅在否,東風歸路憶長干。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答家朝南二絕》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答家朝南二絕》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角聲凄惋笛聲乾,
獨立黃昏不奈寒。
未省半山梅在否,
東風歸路憶長干。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在黃昏時分的孤獨和寒冷,他在思考自己的心境和過去的經歷。詩人憂愁地聽著角聲和笛聲,感嘆著時光的流逝和生活的艱辛。他獨自站在黃昏中,感到寒冷無法排遣。詩人回憶起自己曾經在長干的經歷,感慨萬千,思念往事。
賞析:
這首詩以敘事的方式展示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憂傷。首句中的角聲和笛聲象征著時光的流逝,暗示著生活的無常和變遷。詩人獨立于黃昏之中,深感孤寂和寒冷,表達了他內心的苦悶和無奈。第三句中的“半山梅”可能指的是一種花,在詩中象征著過去的美好時光。詩人思考著這些美好是否還存在,是否已經消失。最后一句中的“東風歸路憶長干”表達了詩人對往事的懷念和思念之情。他在東風吹拂下,回想起自己曾經的歸途,思念起曾經的長干之地。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考,以寥寥數語勾勒出了一幅憂傷而寂寥的畫面。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個人經歷的描繪,展示了對過去的追憶和對命運的思考,以及對人生無常和孤獨的感受。這首詩給人以深沉的思考和憂傷的感受,具有一定的抒情特點,展現了宋代文人的情感世界。
“角聲凄惋笛聲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á jiā cháo nán èr jué
答家朝南二絕
jiǎo shēng qī wǎn dí shēng gān, dú lì huáng hūn bù nài hán.
角聲凄惋笛聲乾,獨立黃昏不奈寒。
wèi shěng bàn shān méi zài fǒu, dōng fēng guī lù yì cháng gàn.
未省半山梅在否,東風歸路憶長干。
“角聲凄惋笛聲乾”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