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空羽毛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腸空羽毛薄”全詩
烏八九子恣飛啄,夜半飽啼山月落。
鸑鷟引孤雛,腸空羽毛薄。
為言增擊勿作遙,吹參差兮共飄飄。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古樂府用禮禪滅翁韻四·鳳引雛》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古樂府用禮禪滅翁韻四·鳳引雛》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桐春華,竹秋霏,
蒼梧云深人未歸。
烏八九子恣飛啄,
夜半飽啼山月落。
鸑鷟引孤雛,
腸空羽毛薄。
為言增擊勿作遙,
吹參差兮共飄飄。
中文譯文:
桐樹上的春花,竹林中的秋霧,
在蒼梧山深處,人還未歸。
烏鴉的八九個子兒自由自在地飛翔啄食,
深夜中啼叫得飽,山月已落。
鸑鷟(yù zhuī)鳥引領著孤雛,
小鳥的腸子空蕩蕩,羽毛薄弱。
他們說話時增加擊打的距離,不要過于遠,
吹起來參差不齊,一同飄搖。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和鳥類為主題,通過描繪桐花、竹霧和蒼梧山的景色,以及烏鴉和鸑鷟鳥的行為,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思緒。
詩的開篇描繪了桐樹上盛開的春花和竹林中的秋霧,展現了四季交替的美麗景色。接著,詩人提到蒼梧山深處的一個人還未歸來,這句話給人以孤獨和思念的感覺。
之后,詩人以烏鴉和鸑鷟鳥為形象,描繪它們在夜晚自由自在地飛翔啄食,暗示了生活中的不拘束和自由自在。烏鴉在深夜中啼叫得飽,與山月的落下形成了對比,給人以一種寂靜而凄涼的感覺。
最后兩句“鸑鷟引孤雛,腸空羽毛薄。為言增擊勿作遙,吹參差兮共飄飄。”表達了詩人對鸑鷟鳥引領孤雛、孤雛的脆弱和羽毛稀疏的關注。詩人告誡人們在交流時要增加親密和聯系,而不要刻意保持距離。最后一句以“吹參差兮共飄飄”結束,形象地表達了鳥群飛翔時的景象,也暗示了人們在生活中應該保持活潑和自由的態度。
整首詩詞通過自然景物和鳥類的描寫,展示了詩人對生活和情感的思考,并以鸑鷟鳥引領孤雛的形象,傳達了一種對親密和聯系的渴望。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生動的語言,以及鮮明的意象和情感表達,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鳴。
“腸空羽毛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ǔ yuè fǔ yòng lǐ chán miè wēng yùn sì fèng yǐn chú
古樂府用禮禪滅翁韻四·鳳引雛
tóng chūn huá, zhú qiū fēi,
桐春華,竹秋霏,
cāng wú yún shēn rén wèi guī.
蒼梧云深人未歸。
wū bā jiǔ zǐ zì fēi zhuó,
烏八九子恣飛啄,
yè bàn bǎo tí shān yuè luò.
夜半飽啼山月落。
yuè zhuó yǐn gū chú,
鸑鷟引孤雛,
cháng kōng yǔ máo báo.
腸空羽毛薄。
wèi yán zēng jī wù zuò yáo,
為言增擊勿作遙,
chuī cēn cī xī gòng piāo piāo.
吹參差兮共飄飄。
“腸空羽毛薄”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