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督正平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緣督正平心”全詩
鷺下汀沙靜,螢行岸竹深。
攖寧如順氣,緣督正平心。
轉物天機妙,昭文不在琴。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暑夕》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暑夕》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樓高收晚照,
高樓收拾著夕陽的余暉,
野迥送宵陰。
遠野中傳來夜晚的陰涼氣息。
鷺下汀沙靜,
白鷺停在灘涂上,寂靜無聲,
螢行岸竹深。
螢火蟲在岸邊的竹林間飛舞。
攖寧如順氣,
自然而然地順從悠閑的心情,
緣督正平心。
順從著正直的心靈,謀求和平。
轉物天機妙,
物事的轉變充滿了奇妙的天機,
昭文不在琴。
文采的顯露,并非只在音樂中。
《暑夕》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夏日傍晚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心靈的思考。詩中的樓高、夕照、野迥、宵陰等描繪了夏日傍晚的景象,展現出一幅寧靜、涼爽的畫面。白鷺停在汀沙上,螢火蟲在竹林中飛舞,更增添了一份生動和神秘感。詩人以自然景物為背景,表達了內心追求寧靜、順從和正直的情感。
詩中的“攖寧如順氣,緣督正平心”表達了詩人希望順從自然的流動和心靈的正直,追求內心的平靜與和諧。而“轉物天機妙,昭文不在琴”則表明詩人認為物事的變化有著奇妙的天機,而文采的顯露并不僅僅在音樂中,也存在于其他形式的藝術和表達中。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繪細膩的場景和抒發內心情感,表達了對自然和心靈的思考,強調了順從、正直和奇妙的智慧。這首詩詞在表現手法上注重意境和內涵的傳達,給人以清新、閑適的感受,展示了宋代詩人的獨特風采。
“緣督正平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ǔ xī
暑夕
lóu gāo shōu wǎn zhào, yě jiǒng sòng xiāo yīn.
樓高收晚照,野迥送宵陰。
lù xià tīng shā jìng, yíng xíng àn zhú shēn.
鷺下汀沙靜,螢行岸竹深。
yīng níng rú shùn qì, yuán dū zhèng píng xīn.
攖寧如順氣,緣督正平心。
zhuǎn wù tiān jī miào, zhāo wén bù zài qín.
轉物天機妙,昭文不在琴。
“緣督正平心”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