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引月歸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水引月歸池”全詩
雨將云出谷,水引月歸池。
動靜天機密,何人共一卮。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鍾惠叔轉示趙臨安兩山堂諸公詩刻隨喜二首》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鍾惠叔轉示趙臨安兩山堂諸公詩刻隨喜二首》是宋代洪咨夔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兩峰高峙玉,五畝秀含滋,
細柳未眠種,修篁方醉移。
雨將云出谷,水引月歸池。
動靜天機密,何人共一卮。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山水田園的景象。兩座高峰像玉石一樣嵌立在那里,五畝的田地生長著茂盛的作物。柔軟的柳樹還沒有入睡,而繁茂的竹林卻被美酒醉得晃動。雨水從山谷中涌出,流向池塘,水面上倒映著明亮的月光。這個景象既有動態的元素,也有靜謐的元素,天地間的奧妙令人難以理解,只有少數人能夠共同體驗。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山水田園景象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和宇宙奧妙的感悟。詩中運用了一系列意象和修辭手法,創造出了生動而富有藝術感的畫面。
詩中的“兩峰高峙玉”形容了兩座高聳的山峰,宛如珍貴的玉石。這種形容增強了山峰的美感,也暗示了山峰的高聳和寶貴之處。
“五畝秀含滋”描繪了田地的生機勃勃,作物生長茂盛,含有豐富的滋養之意。這里的五畝土地象征著田園的一片富饒景象。
“細柳未眠種,修篁方醉移”通過對柳樹和竹林的描寫,表達了自然界的歡愉和活力。柳樹柔軟婉約,還沒有入睡,而竹林則因為美酒的作用而搖擺晃動,給人一種歡樂的感覺。
“雨將云出谷,水引月歸池”描繪了雨水從山谷中涌出,流向池塘,水面上倒映著明亮的月光。這種景象給人以寧靜和美好的感受,同時也暗示了自然界中萬物相互聯系和循環的奧妙。
“動靜天機密,何人共一卮”表達了作者對宇宙奧秘的思考。天地間的運行和變化之機密,只有極少數人能夠共同體會和理解。這句詩意味深長,給人以啟迪,使人思考人生和宇宙的關系。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山水田園景象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和宇宙奧妙的贊美和思考,同時也啟發了讀者對自然和宇宙的思考。
“水引月歸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ōng huì shū zhuǎn shì zhào lín ān liǎng shān táng zhū gōng shī kè suí xǐ èr shǒu
鍾惠叔轉示趙臨安兩山堂諸公詩刻隨喜二首
liǎng fēng gāo zhì yù, wǔ mǔ xiù hán zī,
兩峰高峙玉,五畝秀含滋,
xì liǔ wèi mián zhǒng, xiū huáng fāng zuì yí.
細柳未眠種,修篁方醉移。
yǔ jiāng yún chū gǔ, shuǐ yǐn yuè guī chí.
雨將云出谷,水引月歸池。
dòng jìng tiān jī mì, hé rén gòng yī zhī.
動靜天機密,何人共一卮。
“水引月歸池”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