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共倒金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無人共倒金鐘”全詩
惆悵謫仙何處,無人共倒金鐘。
分類:
《冬夜巖居二首》白玉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冬夜巖居二首》是宋代詩人白玉蟾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孤澗中的月光照亮了明凈的水面,
半拉窗簾間透出梅花的香氣和風聲。
我感到孤獨和無奈,如同被流放的仙人,
沒有人陪我一起倒金色的鐘。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冬夜中的寂靜景象,詩人獨自居住在巖洞中,周圍只有孤澗和月光。月光灑在明凈的水面上,映照出一片寧靜和祥和的氛圍。半拉窗簾透出梅花的香氣和微風的聲音,給詩人帶來了一絲慰藉和悠然的感覺。然而,詩人內心卻充滿了孤獨和無奈的情緒,他感嘆自己像是被流放的仙人,無處安放心靈的歸宿。他希望能有人陪伴自己,一起分享這美好的時刻,但卻只能獨自面對無聲的金鐘,寂寞而沉默。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奈之情。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將自己的心境與寒冷的冬夜和寂靜的巖居相對應。詩中的"孤澗月華明水"和"半簾梅影香風"是詩人感受到的唯一溫暖和慰藉,它們與詩人內心的孤獨形成鮮明的對比,更加凸顯了他的寂寞和無奈。最后兩句"惆悵謫仙何處,無人共倒金鐘"表達了詩人渴望有人陪伴的心愿和現實的無奈。金鐘是寺廟中常見的鐘,倒鐘是一種象征著與人分享歡樂和煩惱的行為,而詩人卻無人可與共傾聽心聲,使得他的孤獨感更加深刻。
整首詩以簡約的筆觸表達了詩人內心情感的細膩和深邃,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將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系相結合,表達了人類內心的孤獨和渴望。這種對孤獨和無奈的描繪,引發了讀者共鳴,使得詩詞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思考價值。
“無人共倒金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ōng yè yán jū èr shǒu
冬夜巖居二首
gū jiàn yuè huá míng shuǐ, bàn lián méi yǐng xiāng fēng.
孤澗月華明水,半簾梅影香風。
chóu chàng zhé xiān hé chǔ, wú rén gòng dào jīn zhōng.
惆悵謫仙何處,無人共倒金鐘。
“無人共倒金鐘”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