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鵲爭飛井上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烏鵲爭飛井上桐”出自唐代竇鞏的《秋夕》,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wū què zhēng fēi jǐng shàng tóng,詩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烏鵲爭飛井上桐”全詩
《秋夕》
護霜云映月朦朧,烏鵲爭飛井上桐。
夜半酒醒人不覺,滿池荷葉動秋風。
夜半酒醒人不覺,滿池荷葉動秋風。
分類:
作者簡介(竇鞏)
[唐](約公元七六二年至八二一年間在世)字友封,京兆金城人,竇庠之弟。生卒年均不詳,約自唐肅宗寶應元年至穆宗長慶元年間在世,年六十歲。狀貌魁偉。少博覽,無所不通。性宏放,好談古今。門多長者車轍。諸兄均先貴達,鞏于元和二年(公元八O七年)始舉進士。袁滋鎮滑州,辟為從事。入朝,拜侍御史,歷司勛員外刑部郎中。元稹觀察浙東,奏為副使,檢校秘書少監,兼御史中丞。稹移鎮武昌,鞏為副使。平居與人言,吻動而言不發,白居易等目為囁嚅翁。后終老于鄂渚。鞏所著詩,見竇氏聯珠集。
《秋夕》竇鞏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夕》是唐代詩人竇鞏創作的一首詩,描繪了秋夜的景色和氛圍。
詩詞的中文譯文為:月亮被一層冷霜云遮住,烏鵲在井上的桐樹上爭飛。酒醒的時候,人們已經深夜了,池塘上的荷葉在秋風中起伏。
這首詩詞表達了秋夜的寂靜和涼爽,給人以寧靜、安詳的感覺。詩人利用鮮明的形象描繪了秋夜的景色,用"護霜云映月朦朧"形容冷霜云掩蓋了月亮,使其顯得朦朧神秘。而"烏鵲爭飛井上桐"則展示了烏鵲在夜晚活躍的場景,也暗示了秋天的氣息。整首詩以"夜半酒醒人不覺,滿池荷葉動秋風"作為結語,使詩意更加豐富深遠。同時讓人感受到秋夜的寧靜與無限的美好。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秋夜景色的深深喜愛和沉思的情感。
“烏鵲爭飛井上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xī
秋夕
hù shuāng yún yìng yuè méng lóng, wū què zhēng fēi jǐng shàng tóng.
護霜云映月朦朧,烏鵲爭飛井上桐。
yè bàn jiǔ xǐng rén bù jué, mǎn chí hé yè dòng qiū fēng.
夜半酒醒人不覺,滿池荷葉動秋風。
“烏鵲爭飛井上桐”平仄韻腳
拼音:wū què zhēng fēi jǐng shàng tóng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烏鵲爭飛井上桐”的相關詩句
“烏鵲爭飛井上桐”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烏鵲爭飛井上桐”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烏鵲爭飛井上桐”出自竇鞏的 《秋夕》,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