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西塞長新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西山西塞長新蒲”全詩
斜風細雨今如許,青笠綠蓑誰又無。
圣主龍飛邦有道,醉仙睡到日高梧。
何時堯舜無巢許,我也人乎粘壁枯。
分類:
《武昌懷古十詠》白玉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武昌懷古十詠·西塞》是宋代白玉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桃花凋謝水滿湖,西山西塞猶新蒲。
斜風細雨今如此,青笠綠蓑誰無有。
圣主龍飛邦有道,醉仙睡到日高梧。
何時堯舜無巢許,我亦人乎粘壁枯。
詩意:
《武昌懷古十詠·西塞》以武昌為題材,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歷史人物,表達了對過去繁榮的懷念和對現實的思考。詩人借助桃花凋謝、水滿湖的景象,表達了歲月流轉、時光易逝的觸動。西山和西塞是武昌的地理特征,詩中以新蒲的形象來暗示西山和西塞的壯麗景色。斜風細雨的描繪營造了一種靜謐、沉思的氛圍。詩中提到的青笠和綠蓑是農民的代表,意味著即使是普通人,也能享受到自然之美。
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反映了社會政治的變遷。詩中提到的圣主龍飛和邦有道,暗示了希望有明君來治理國家,使國家回歸繁榮和安定。醉仙睡到日高梧的描寫則意味著詩人對理想境界的向往,追求心靈的自由和寧靜。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和對自身處境的感慨。堯舜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賢君,詩人希望能夠回到堯舜時代,擺脫紛繁世事的困擾。而"我亦人乎粘壁枯"則是詩人自問自答,意味著他也只能像死去的蜘蛛一樣默默地生活在社會邊緣。
賞析:
《武昌懷古十詠·西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對歷史人物的引用,展現了詩人對過去繁榮和對現實的思考。詩中運用了富有畫面感的描寫手法,使讀者能夠感受到桃花凋謝、水滿湖的景象,以及西山和西塞的壯麗。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觀,表達了對時光流轉的感慨,以及對自然之美的贊美。
詩中還融入了對社會政治的關注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詩人通過提及圣主龍飛和邦有道,表達了對明君的期望,希望國家能夠回歸繁榮和安定。而醉仙睡到日高梧的描寫,則傳遞了對心靈自由和寧靜的向往。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社會現實和個人命運的思考。他希望能夠回到堯舜時代,遠離紛擾和困擾,但他也意識到自己只能像枯死的蜘蛛一樣默默地生活在社會邊緣。這種思考既反映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思索,也抒發了他對個人命運的感慨。
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歷史人物,融入了對社會政治的關注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展現了詩人對過去的懷念和對現實的思考。詩中的意象和情感表達給人以深思,引發讀者對人生、社會和歷史的思考。
“西山西塞長新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ǔ chāng huái gǔ shí yǒng
武昌懷古十詠
luò jǐn táo huā shuǐ mǎn hú, xī shān xī sāi zhǎng xīn pú.
落盡桃花水滿湖,西山西塞長新蒲。
xié fēng xì yǔ jīn rú xǔ, qīng lì lǜ suō shuí yòu wú.
斜風細雨今如許,青笠綠蓑誰又無。
shèng zhǔ lóng fēi bāng yǒu dào, zuì xiān shuì dào rì gāo wú.
圣主龍飛邦有道,醉仙睡到日高梧。
hé shí yáo shùn wú cháo xǔ, wǒ yě rén hū zhān bì kū.
何時堯舜無巢許,我也人乎粘壁枯。
“西山西塞長新蒲”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