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脫略形骸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誰能脫略形骸外”全詩
我無其事初何卹,自揆於心或未如。
豈是大顛留乃服,只聞刺史造吾廬。
誰能脫略形骸外,孟簡尚書謾寄書。
分類:
《潮陽謁靈山大顛禪師》白玉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潮陽謁靈山大顛禪師》是宋代白玉蟾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天地神只不可誣,
小人君子費分疎。
我無其事初何卹,
自揆於心或未如。
豈是大顛留乃服,
只聞刺史造吾廬。
誰能脫略形骸外,
孟簡尚書謾寄書。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人事世界的思考和感慨。詩中提到了天地神明是無法被欺騙的,小人和君子的區別在于對事物的分辨能力。詩人自問自己對事情的處理是否妥當,是否能夠準確地判斷。他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或許還沒有完全領悟明白。接著,詩人談到了一個名叫大顛的禪師,他聽說刺史特意前來拜訪他,表達了對大顛禪師的欽佩和敬仰之情。最后,詩人希望能夠超越肉體的束縛,追求更高層次的境界,表達了對精神世界的向往。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深入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探索。詩人通過對天地神明和小人君子的對比,揭示了人們對事物的認知能力和道德判斷的重要性。詩人雖然自問自己是否能夠準確判斷事物,但未能給出確切答案,展現出對人類認知能力的謙卑和思考的深度。對大顛禪師的描述,表達了詩人對智慧和境界的崇拜,以及對那種境界的向往。最后,詩人希望能夠超越肉體的束縛,追求更高層次的境界,展現了對精神自由的追求。整首詩詞雖然字數不多,但通過簡潔的語言和思想的深度,展現了作者對人生和境界的思考與追求。
“誰能脫略形骸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o yáng yè líng shān dà diān chán shī
潮陽謁靈山大顛禪師
tiān dì shén zhǐ bù kě wū, xiǎo rén jūn zǐ fèi fēn shū.
天地神只不可誣,小人君子費分疎。
wǒ wú qí shì chū hé xù, zì kuí yú xīn huò wèi rú.
我無其事初何卹,自揆於心或未如。
qǐ shì dà diān liú nǎi fú, zhǐ wén cì shǐ zào wú lú.
豈是大顛留乃服,只聞刺史造吾廬。
shuí néng tuō lüè xíng hái wài, mèng jiǎn shàng shū mán jì shū.
誰能脫略形骸外,孟簡尚書謾寄書。
“誰能脫略形骸外”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九泰 (仄韻) 去聲九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