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須名筆作花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須名筆作花房”全詩
直應攜去林泉好,轉覺林泉興味長。
分類:
《漳州白蓮僧宗要見遺紙扇每扇各書一首》蔡襄 翻譯、賞析和詩意
《漳州白蓮僧宗要見遺紙扇每扇各書一首》是宋代蔡襄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不掩歌唇向畫堂,
不須名筆作花房。
直應攜去林泉好,
轉覺林泉興味長。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藝術的熱愛和向往。詩人說不需要掩飾自己歡唱的嘴唇,也不需要借助知名的筆名來裝點自己的作品。他直接將自己的心靈攜帶到美麗的林泉之中,感受那里美妙的景色和氛圍。在這樣的環境中,他感覺到自己對自然的興趣和欣賞之情是持久而深厚的。
賞析:
這首詩詞展示了蔡襄對于自然的真實感受和對藝術的純粹追求。詩人并不追求名利和虛榮,而是直接把自己的心靈帶到了自然的環境中。他相信,只有在與大自然相融合的狀態下,他才能感受到最真實和長久的快樂和滿足。
通過描述不掩飾歌唱之唇和不需要借助名筆,詩人強調了自然和藝術的本真和自由。他認為真正的藝術創作應該源自內心的真實感受,而不是被外界的名聲和權威所左右。他將這種真實感受與林泉之美相結合,強調了自然環境對于創作和欣賞的重要性。
整首詩詞簡潔明快,字字珠璣,寥寥數語中透露出詩人對大自然和藝術的深情追求。它不僅展示了蔡襄的個人情感,還表達了許多人對于追求真實和自由的共鳴。
“不須名筆作花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āng zhōu bái lián sēng zōng yào jiàn yí zhǐ shàn měi shàn gè shū yī shǒu
漳州白蓮僧宗要見遺紙扇每扇各書一首
bù yǎn gē chún xiàng huà táng, bù xū míng bǐ zuò huā fáng.
不掩歌唇向畫堂,不須名筆作花房。
zhí yīng xié qù lín quán hǎo, zhuǎn jué lín quán xìng wèi zhǎng.
直應攜去林泉好,轉覺林泉興味長。
“不須名筆作花房”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