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刻長公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詞刻長公調”全詩
大江會彭蠡,群峰豁玄嶠。
清影涵空明,黛色凝遠照。
碑留太史書,詞刻長公調。
絕粒感楚囚,丹衷猶照耀。
懷哉不可招,憑闌一悲嘯。
分類:
作者簡介(戴叔倫)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
《曾游》戴叔倫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曾游》是唐代戴叔倫所創作的一首詩,描述了詩人在古城下停船,登高樓眺望自然景觀的情景,表達了對景色美麗和懷念的感慨。
譯文:
停舟在古城下,登上高閣迅速觀望。
大江匯聚彭蠡湖,群山高聳玄嶠谷。
清澈的倒影映照空明,山色在遠處凝結。
碑文里記載著歷史,墻上刻有古人的詩調。
絕粒的感傷深遠如楚囚,我內心的赤誠仍然閃耀。
傷感的情緒不可遏制,我站在欄桿上悲哀地呼喊。
詩意:
《曾游》以描述自然景觀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對美麗景色的贊美和對逝去歲月的懷念之情。詩中通過描繪大江、群山和古城的景色特征,再通過詩人的情感表達,突出了詩人對過去時光和過往事物的追憶和思考。詩人在自然美景和記載歷史的碑文中,切身地感悟到歲月流轉、事物更迭,而內心的情感和靈魂的追求則是永恒不變的。整首詩抒發了對美景的欣賞和懷舊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人生哲理的思考。
賞析:
《曾游》以簡潔明了的文字,描繪了一幅壯麗宏偉的自然景觀。通過使用形象生動的詩句和對比手法,將大自然和歷史人文結合在一起,以詩人的情感體驗展示了詩人對美景和往事的懷念之情。詩中交織著對自然和人文的描繪,凝結著詩人對生活、歷史和人性的思考。整首詩語言簡練、意蘊深遠,給人以廣闊的遐想空間,同時也讓讀者對自然美景和歷史淵源有所感悟。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述,展示了戴叔倫細膩的情感和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詞刻長公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éng yóu
曾游
pō zhōu gǔ chéng xià, gāo gé kuài dēng tiào.
泊舟古城下,高閣快登眺。
dà jiāng huì péng lí, qún fēng huō xuán jiào.
大江會彭蠡,群峰豁玄嶠。
qīng yǐng hán kōng míng, dài sè níng yuǎn zhào.
清影涵空明,黛色凝遠照。
bēi liú tài shǐ shū, cí kè zhǎng gōng diào.
碑留太史書,詞刻長公調。
jué lì gǎn chǔ qiú, dān zhōng yóu zhào yào.
絕粒感楚囚,丹衷猶照耀。
huái zāi bù kě zhāo, píng lán yī bēi xiào.
懷哉不可招,憑闌一悲嘯。
“詞刻長公調”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仄韻) 去聲十八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