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銜山半景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落日銜山半景尖”全詩
驚濤觸岸層瀾碎,落日銜山半景尖。
遙認犀奔知鹿角,忽逢龍掛見胡髯。
城南一去通滄海,無限春寒向晚添。
分類:
《和登安濟亭》蔡襄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登安濟亭》是一首宋代蔡襄創作的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亭上風吹藤帽簾,
為憐情勝得安恬。
驚濤觸岸層瀾碎,
落日銜山半景尖。
遙認犀奔知鹿角,
忽逢龍掛見胡髯。
城南一去通滄海,
無限春寒向晚添。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登上安濟亭的景象和詩人的感受。藤帽簾隨著亭上的風擺動,給人一種寧靜安逸的感覺。遠處的海浪拍擊著岸邊,層層波浪破碎,夕陽將山峰的一角染紅。詩人遠遠看到了犀牛奔跑的景象,也突然遇到了龍掛在樹上、胡子飄蕩的奇觀。從城南出發,一直通向遼闊的滄海,而無限的春寒在傍晚時分逐漸加深。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景物和表達感受,展現了自然景色和人情之間的交融。亭上的藤帽簾被風吹動,給人一種安逸寧靜的感覺,表現了詩人內心的寧靜和舒適。海浪拍打著岸邊,波浪破碎,夕陽映照下的山峰尖尖地伸入天空,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表達了大自然的壯麗和變幻之美。詩人遠遠看到了犀牛奔跑的景象,以及龍掛在樹上、胡子飄蕩的奇觀,這些突如其來的景象給人以驚喜和震撼,展現了詩人對奇幻事物的敏感和好奇心的表達。最后,詩人描述了從城南出發通向滄海的旅程,以及春天傍晚時分的無限寒意,通過描繪旅途和季節的變化,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變幻。
整首詩詞以景物描寫為主線,通過溫婉的語言和細膩的描繪展示了自然界和人情之間的和諧與交融。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自然奇觀和人生的感悟,以及對變化和不確定性的思考。
“落日銜山半景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dēng ān jì tíng
和登安濟亭
tíng shàng fēng chuī téng mào lián, wèi lián qíng shèng dé ān tián.
亭上風吹藤帽簾,為憐情勝得安恬。
jīng tāo chù àn céng lán suì, luò rì xián shān bàn jǐng jiān.
驚濤觸岸層瀾碎,落日銜山半景尖。
yáo rèn xī bēn zhī lù jiǎo, hū féng lóng guà jiàn hú rán.
遙認犀奔知鹿角,忽逢龍掛見胡髯。
chéng nán yī qù tōng cāng hǎi, wú xiàn chūn hán xiàng wǎn tiān.
城南一去通滄海,無限春寒向晚添。
“落日銜山半景尖”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四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