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應山岳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來應山岳搖”全詩
胡為脫淵泉,輒觸鉤綸害。
無乃護明珠,睡目方瞢昧。
而或嗅香餌,貪涎適沾霈。
不爾騰角牙,自衒鱗蟲最。
來應山岳搖,去等蟬虵蛻。
傳聞曠百世,茲事久晻曖。
空余古臺石,肆矹塵沙外。
湍流卷白日,巖壑動清籟。
乾坤終蒼茫,物理有否泰。
分類:
《釣龍臺》蔡襄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釣龍臺》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蔡襄。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釣龍臺
龍在固守其神靈之物,隨風云而行動。
何故脫離深淵泉源,卻被魚鉤和漁線所傷害。
難道不是保護明珠,卻陷入昏迷的沉睡?
或者聞到了香餌,貪婪地流下唾液。
為何不展翅騰飛,自豪地展示鱗片和蟲子?
來時震動山岳,離去時等待蟬蛻。
傳聞這個事物已經沉寂了數百年,
而現在它的真相已經模糊不清。
古老的臺石孤立在外面的塵沙之中,
急流卷起白日,巖壑中傳來清脆的聲音。
宇宙的遼闊終究無邊際,萬物的存在與否是否定的。
詩意和賞析:
《釣龍臺》以釣龍為題材,通過描繪釣龍的情境,抒發對現實世界的思考和感慨。詩中的“龍”象征著神秘而強大的力量和智慧,代表著超越凡塵的存在。作者用釣龍的形象來表達人們對于追求真理、力求突破的渴望和努力。
詩中描述了一個釣龍的場景,龍自身具有強大的神性和活力,卻因為被魚鉤和漁線所傷害而受限。詩人對此感到疑惑和不解,認為龍應該展示自己的驕傲和本性,而不是受制于外物。這種對自由與本真的追求,可以理解為對個體在社會環境中受到束縛和限制的思考。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描繪景物和運用抽象的表達方式,表達了作者對世界的思索和對宇宙的遼闊的感嘆。古臺石的孤立在外面的塵沙之中,象征著人們對真理的追求受到了現實世界的干擾和阻礙。急流卷起白日,巖壑中傳來清脆的聲音,表達了一種希望和力量,暗示著人們仍然可以通過思考和努力去突破現實的束縛,尋求更高的境界。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釣龍的場景,抒發了對真理追求和個體解放的思考和感慨,同時展示了對宇宙和世界本質的思索。詩人蔡襄以簡練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對人生和現實的深刻思考,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
“來應山岳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iào lóng tái
釣龍臺
lóng zài gù shén wù, dòng yǔ fēng yún huì.
龍在固神物,動與風云會。
hú wéi tuō yuān quán, zhé chù gōu lún hài.
胡為脫淵泉,輒觸鉤綸害。
wú nǎi hù míng zhū, shuì mù fāng méng mèi.
無乃護明珠,睡目方瞢昧。
ér huò xiù xiāng ěr, tān xián shì zhān pèi.
而或嗅香餌,貪涎適沾霈。
bù ěr téng jiǎo yá, zì xuàn lín chóng zuì.
不爾騰角牙,自衒鱗蟲最。
lái yīng shān yuè yáo, qù děng chán shé tuì.
來應山岳搖,去等蟬虵蛻。
chuán wén kuàng bǎi shì, zī shì jiǔ àn ài.
傳聞曠百世,茲事久晻曖。
kòng yú gǔ tái shí, sì wù chén shā wài.
空余古臺石,肆矹塵沙外。
tuān liú juǎn bái rì, yán hè dòng qīng lài.
湍流卷白日,巖壑動清籟。
qián kūn zhōng cāng máng, wù lǐ yǒu fǒu tài.
乾坤終蒼茫,物理有否泰。
“來應山岳搖”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