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寫于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立寫于前”全詩
軒鑒照物,立寫于前。
鑒之為明,猶或未精。
工出人手,平與不平。
天下之平,莫若于水。
止能照表,不能照里。
表里洞照,其唯圣人。
察言觀行,罔或不真。
盡物之性,去已之情。
有德之人,而必有言。
能言之人,未必能行。
分類:
《觀物吟》邵雍 翻譯、賞析和詩意
《觀物吟》是宋代邵雍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畫工描繪物象,經過了月月年年。明亮的鏡子照射著物體,立即寫在前面。照之雖然清晰,但可能還不夠精細。工藝成品,有平整的也有不平整的。天下萬物之中,沒有比水更平靜的了。它能夠照出外表,卻無法照出內里。只有圣人才能透視外表和內里,洞察言語和行為,沒有偽裝。探察物品的本性,忽略了個人的情感。有道德的人必然會言行一致,但能言之人未必能言行合一。
詩意:
這首詩詞主要探討了物體的表面和內在的真實性,以及人的言行一致性。詩人通過描繪畫工描繪物象的過程,引發了對外表和內在的思考。他認為,物體的外表可以通過鏡子等工具來照射和描繪,但卻無法洞察其內在的本質。只有圣人才能透過外表看到內在,洞察其言行的真實性。此外,詩人還提到了人的言行一致性,認為有道德的人會言行一致,但并不是每個能言之人都能真正踐行自己所說的話。
賞析:
《觀物吟》通過對物體、人的言行和道德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對真實性和一致性的關注。詩中使用了對比手法,通過畫工描繪物象的過程,突顯了外表和內在之間的差異。詩人通過表達對圣人的稱頌,強調只有具備高尚品德和洞察力的人才能真正認識事物的本質,并在言行中保持一致。這首詩詞在簡潔明了的語言中傳達了深刻的思考,呼應了宋代儒家思想中對道德和真實性的重視。
“立寫于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ān wù yín
觀物吟
huà gōng zhuàng wù, jīng yuè jīng nián.
畫工狀物,經月經年。
xuān jiàn zhào wù, lì xiě yú qián.
軒鑒照物,立寫于前。
jiàn zhī wèi míng, yóu huò wèi jīng.
鑒之為明,猶或未精。
gōng chū rén shǒu, píng yǔ bù píng.
工出人手,平與不平。
tiān xià zhī píng, mò ruò yú shuǐ.
天下之平,莫若于水。
zhǐ néng zhào biǎo, bù néng zhào lǐ.
止能照表,不能照里。
biǎo lǐ dòng zhào, qí wéi shèng rén.
表里洞照,其唯圣人。
chá yán guān xíng, wǎng huò bù zhēn.
察言觀行,罔或不真。
jǐn wù zhī xìng, qù yǐ zhī qíng.
盡物之性,去已之情。
yǒu dé zhī rén, ér bì yǒu yán.
有德之人,而必有言。
néng yán zhī rén, wèi bì néng xíng.
能言之人,未必能行。
“立寫于前”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