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重會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年重會此”全詩
交情分兩地,行色載孤舟。
黃葉蟬吟晚,滄江雁送秋。
何年重會此,詩酒復追游。
分類:
作者簡介(戴叔倫)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
《送郎士元》戴叔倫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送郎士元》是唐代詩人戴叔倫的作品。這首詩詞寫了詩人送別他的朋友士元。詩人愿意陪伴士元一起離開金陵,但同時也深感友誼無法逃離時光的摧殘,他們即將分別分隔兩地。
詩詞中的“白發金陵客”意味詩人已到了年老的年紀,卻仍然在江南的金陵漂泊。他懷著對家鄉的思念,準備返回故鄉并不打算停留。他們的友情已經融入了他們的血液中,無法再分開。
詩人由于兩人有不同的目的地,只能分離,各自坐船離去。這里的“行色載孤舟”描繪了兩個人分別的場景。在夕陽下,黃葉隨風飄舞,蟬鳴伴隨著秋天的臨近,滄江上飛行的大雁也是秋天的象征。這些景象增添了離別時的蕭瑟。
詩人留下了一個問題,他們何時能夠再次見面,并一同品嘗酒,游山玩水。這個問題代表了詩人對和朋友的再次相聚的希望。這種希望是詩人內心的愿望和對過去友誼的懷念。
這首詩詞表達了離別的傷感和友誼的珍貴。在時間的流逝和各自生活的變遷中,友情很容易受到分離和距離的沖擊。盡管如此,詩人仍然期待著能夠再次相聚,并一起回憶過去的時光。
中文譯文:
白發金陵客,
懷歸不暫留。
交情分兩地,
行色載孤舟。
黃葉蟬吟晚,
滄江雁送秋。
何時重會此,
詩酒復追游。
詩意和賞析:
《送郎士元》是一首具有濃厚離別情懷的詩詞作品。詩人通過描繪大自然的景象來表達內心對離別的傷感和對友情的眷戀。同時,他也表達了對未來再次相聚的希望和愿望。
這首詩將友情與時光、距離相結合,通過大自然的景象來襯托出詩人內心的感受。黃葉、蟬鳴和滄江上的雁群都是秋天的象征,也是時間的流逝的象征。這些景象與詩人即將分別的心情相呼應,增加了詩詞的哀愁和蕭瑟之感。
詩人表達了對友情的珍視和對離別的痛苦,同時也寄托了對未來再次相聚的希望。詩詞的中心思想是友誼應該超越時空和距離,成為永遠長久的情誼。盡管現實中人們有時會被分隔兩地,但他們的友誼不會因此而減退,而是會在思念中更加深化。
“何年重會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láng shì yuán
送郎士元
bái fà jīn líng kè, huái guī bù zàn liú.
白發金陵客,懷歸不暫留。
jiāo qíng fèn liǎng dì, xíng sè zài gū zhōu.
交情分兩地,行色載孤舟。
huáng yè chán yín wǎn, cāng jiāng yàn sòng qiū.
黃葉蟬吟晚,滄江雁送秋。
hé nián zhòng huì cǐ, shī jiǔ fù zhuī yóu.
何年重會此,詩酒復追游。
“何年重會此”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