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城半頹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高城半頹缺”全詩
珍禽轉喬木,幽鹿走荒榛。
雨腳拖平地,稻畦扶遠村。
高城半頹缺,興廢事休論。
分類:
《過永濟橋二首》邵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永濟橋二首》是宋代文學家邵雍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水一溪門,
溪門云復屯。
珍禽轉喬木,
幽鹿走荒榛。
雨腳拖平地,
稻畦扶遠村。
高城半頹缺,
興廢事休論。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景象,那是一個古老的橋梁——永濟橋的景色。橋下有一條水流,旁邊有一條小溪。云彩在溪門上聚集,形成層層疊疊的云團。珍禽鳥兒飛來飛去,落在高大的喬木上。一只幽靜的鹿穿越著荒蕪的雜草叢。雨水帶著腳印拖過平坦的土地,稻田和田園村莊依然繁榮。高城的城墻已經有些殘破,興廢的事情已經無需再議論。
賞析:
《過永濟橋二首》通過描繪永濟橋周圍的景物,展示了一幅自然和人文交融的畫面。詩中以簡潔而生動的筆觸,描述了一系列生動的景象,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環境和人類社會的觀察和思考。
詩中的一水一溪門、珍禽轉喬木、幽鹿走荒榛等描寫,以及雨腳拖平地、稻畦扶遠村等生動的場景描繪,使讀者仿佛置身于永濟橋的周圍。通過描繪自然景色的同時,詩中也蘊含了對社會變遷和興衰的思考,如高城半頹缺、興廢事休論等句子,表達了作者對人類歷史和社會命運的無奈和深思。
整首詩以簡潔、直接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社會的觀察和感悟,給人以深思和共鳴。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隱含的哲思,邵雍在這首詩中展示了他的才華和對人生的思索。
“高城半頹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yǒng jì qiáo èr shǒu
過永濟橋二首
yī shuǐ yī xī mén, xī mén yún fù tún.
一水一溪門,溪門云復屯。
zhēn qín zhuǎn qiáo mù, yōu lù zǒu huāng zhēn.
珍禽轉喬木,幽鹿走荒榛。
yǔ jiǎo tuō píng dì, dào qí fú yuǎn cūn.
雨腳拖平地,稻畦扶遠村。
gāo chéng bàn tuí quē, xīng fèi shì xiū lùn.
高城半頹缺,興廢事休論。
“高城半頹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