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句此中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章句此中傳”全詩
忽驚池上鷺,下咽隴頭泉。
對牖墻陰滿,臨扉日影圓。
賴聞黃太守,章句此中傳。
分類:
作者簡介(戴叔倫)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
《酬別劉九郎評事傳經同泉字》戴叔倫 翻譯、賞析和詩意
《酬別劉九郎評事傳經同泉字》是唐代詩人戴叔倫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舉起袖子掩住離弦之聲,
枉費君子的憂思成篇。
突然驚起池塘上的鷺鳥,
飲下隴山頭上的泉水。
對著窗戶,墻影遮滿,
臨近門扉,日影圓圓。
幸得聞知黃太守,
傳授經書和詩章句。
詩意:
這首詩詞是戴叔倫寫給評事劉九郎的回復。詩中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周圍環境,表達了對劉九郎的告別和感慨之情。詩人舉起袖子掩住琴弦的聲音,象征著他掩飾內心的傷感和離別之苦。他感嘆劉九郎的憂思成篇,表示對其才華的贊賞。突然間,他受到池塘上鷺鳥的驚擾,以及隴山上泉水的清澈,這些景物引起了他的思緒。詩人透過窗戶看到墻上的陰影,臨近門扉看到圓圓的陽光,這些景象象征著他內心的陰晴不定。最后,他感激得知黃太守傳授經書和詩章給他,表達了他對黃太守的感激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優美的語言描繪了詩人的離別之情。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與內心情感的對應,傳達了作者對離別的思考和感受。詩人通過袖子掩住琴聲,抒發出內心的憂傷和無奈。池塘上的鷺鳥和隴山上的泉水作為突發的景物,給詩人的思緒帶來了新的變化。墻影和陽光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的陰晴不定和對未來的期待。最后,詩人感激黃太守傳授經書和詩章,表達了對黃太守的敬仰和感激之情。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給人以思索和共鳴的空間。
“章句此中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óu bié liú jiǔ láng píng shì chuán jīng tóng quán zì
酬別劉九郎評事傳經同泉字
jǔ mèi yǎn lí xián, wǎng jūn chóu sī piān.
舉袂掩離弦,枉君愁思篇。
hū jīng chí shàng lù, xià yàn lǒng tóu quán.
忽驚池上鷺,下咽隴頭泉。
duì yǒu qiáng yīn mǎn, lín fēi rì yǐng yuán.
對牖墻陰滿,臨扉日影圓。
lài wén huáng tài shǒu, zhāng jù cǐ zhōng chuán.
賴聞黃太守,章句此中傳。
“章句此中傳”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