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出小童尋路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遠出小童尋路徑”全詩
三間草屋無樵爨,一□□□有野花。
遠出小童尋路徑,歸來老叟帶煙霞。
數聲起笛寒山暮,光照柴門月滿斜。
分類:
《秋日》邵雍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日》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邵雍。以下是我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秋日
滿目平原百里賒,
寂寥深處見人家。
三間草屋無樵爨,
一□□□有野花。
遠出小童尋路徑,
歸來老叟帶煙霞。
數聲起笛寒山暮,
光照柴門月滿斜。
譯文:
秋日之景,視野遼闊百里無垠,
寂寥的深處可見人家。
三間草屋無炊煙升起,
只有一處有野花盛開。
遠處小童出門探索道路,
歸來時老者身上彌漫煙霞。
寒山上響起幾聲笛聲,
柴門照耀下,月光斜斜滿溢。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秋日田園景色。詩人眺望遠處,視野開闊,一片平原展現在眼前,百里之地一片荒涼,只有偶爾可以看到一些散居的人家。這些人家都是簡樸的草屋,沒有炊煙升起,只有一處地方有野花盛開,為整個景色增添了一絲生機。
詩中還描寫了遠處的小童和歸來的老者。小童離開家園去探索道路,而老者則帶著煙霞歸來,可能是從山野中回來。在黃昏時分,寒山上傳來幾聲笛聲,給人以凄涼之感。柴門照耀下,月光斜斜灑滿,營造出一種寧靜幽深的氛圍。
賞析:
這首詩以樸素自然的語言描繪了秋日鄉村的景色和氛圍。整首詩以寥寥數語勾勒出廣袤的平原、簡樸的人家和孩童老者的生活情景。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和對自然的熱愛。
詩中的景色和人物形象簡潔明了,給人以寧靜、淡泊、樸素的感覺。荒涼的平原、草屋以及清幽的夜晚,都體現了宋代田園詩的特點。詩中的笛聲、月光等意象,增添了一絲凄涼和寂寥之感,使整首詩更具意境和情趣。
通過這首詩,詩人邵雍運用簡練的語言和精練的筆觸,描繪了秋日鄉村的景色和人物,表達了對田園生活的喜愛和對自然的敬仰。這首詩以其樸素自然的風格,展示了宋代田園詩的典型特點,同時也給人以思考和感悟的空間。
“遠出小童尋路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rì
秋日
mǎn mù píng yuán bǎi lǐ shē, jì liáo shēn chù jiàn rén jiā.
滿目平原百里賒,寂寥深處見人家。
sān jiān cǎo wū wú qiáo cuàn, yī yǒu yě huā.
三間草屋無樵爨,一□□□有野花。
yuǎn chū xiǎo tóng xún lù jìng, guī lái lǎo sǒu dài yān xiá.
遠出小童尋路徑,歸來老叟帶煙霞。
shù shēng qǐ dí hán shān mù, guāng zhào zhài mén yuè mǎn xié.
數聲起笛寒山暮,光照柴門月滿斜。
“遠出小童尋路徑”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五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