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俱是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十方俱是夢”全詩
望剎經巴寺,持瓶向蜀關。
亂猿心本定,流水性長閑。
世俗多離別,王城幾日還。
分類:
作者簡介(戴叔倫)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
《送少微上人入蜀》戴叔倫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少微上人入蜀》是唐代詩人戴叔倫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十方俱是夢,一念偶尋山。
望剎經巴寺,持瓶向蜀關。
亂猿心本定,流水性長閑。
世俗多離別,王城幾日還。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送別僧人少微上人去蜀地的情景。詩人認為世間的一切都是虛幻的,都像夢一樣短暫。然而,盡管如此,有時我們也會突然心生向往,渴望尋找山水的寧靜與美麗。詩人遠望著蜀地的巴山和寺廟,祝福少微上人平安出行。他認為人們的內心本來就是紛亂不安的,而山水卻是恒久不變、寧靜閑適的。世間紛繁的塵囂使人們經歷了許多離別,但王城(指長安)終究有許多日子會回到原點。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詩人送別僧人的情景,展現了對山水清幽和追求內心寧靜的向往。詩人通過對比人世間的離合與山水的恒久不變,表達了對塵世紛擾的厭倦和對大自然永恒之美的向往。整首詩意境清新,抒發了詩人對于人生追求和現實情感的思考。同時,通過對少微上人的送別,詩人也借此表達了對友誼與離別的感慨。整首詩詞流暢自然,意境深遠,給人以靜謐和思索的感覺。
“十方俱是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shǎo wēi shàng rén rù shǔ
送少微上人入蜀
shí fāng jù shì mèng, yī niàn ǒu xún shān.
十方俱是夢,一念偶尋山。
wàng shā jīng bā sì, chí píng xiàng shǔ guān.
望剎經巴寺,持瓶向蜀關。
luàn yuán xīn běn dìng, liú shuǐ xìng zhǎng xián.
亂猿心本定,流水性長閑。
shì sú duō lí bié, wáng chéng jǐ rì hái.
世俗多離別,王城幾日還。
“十方俱是夢”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