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景隨緣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煙景隨緣到”全詩
煙景隨緣到,風姿與道閑。
貫花留靜室,咒水度空山。
誰識浮云意,悠悠天地間。
分類:
作者簡介(戴叔倫)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
《送道虔上人游方(一作方干詩)》戴叔倫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唐代戴叔倫創作的,《送道虔上人游方(一作方干詩)》。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律儀通外學,
詩思入禪關。
煙景隨緣到,
風姿與道閑。
貫花留靜室,
咒水度空山。
誰識浮云意,
悠悠天地間。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送別道虔上人(又稱方干),他是一位通達世間法則的學者,同時也是一位詩人。他的修養和思想已經深入禪宗的境界。詩人表達了對道虔上人的贊賞和敬意,并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抒發自己的感悟,表達了對生命和宇宙之間深遠意義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精煉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思想和意境。下面是對每個句子的分析:
1. "律儀通外學":律儀指的是戒律和禮儀,通外學表示對世間事物的通達和理解。這句話表明道虔上人不僅通達佛法,也對世間的學問有所了解。
2. "詩思入禪關":詩思指的是詩人的思緒和創作靈感,入禪關表示思緒進入了禪宗的境界。這句話表達了道虔上人將詩意與禪宗相結合的修行狀態。
3. "煙景隨緣到":煙景指的是自然風景,隨緣到表示隨著機緣而來。這句話描繪了道虔上人在修行中隨遇而安的態度。
4. "風姿與道閑":風姿指的是自然的姿態和氣質,與道閑表示與道相合并寧靜。這句話表達了道虔上人在修行中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境界。
5. "貫花留靜室":貫花表示穿過花叢,留靜室表示停留在寧靜的房間。這句話描繪了道虔上人將修行的寧靜和自然的美景融合在一起。
6. "咒水度空山":咒水指的是通過咒語驅散水中的煩惱,度空山表示超越了空山的限制。這句話表達了道虔上人通過修行超越了俗世的煩惱和限制。
7. "誰識浮云意,悠悠天地間":誰識指的是誰能理解,浮云意表示浮世的變幻無常,悠悠天地間表示廣袤的天地之間。這句話表達了詩人對于修行的真諦和生命的深遠意義的思考,它們超越了常人的理解。
總體上,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表達個人的感悟,展示了道虔上人修行的境界和詩人對于生命和宇宙的思考。它表達了對道虔上人的贊賞,同時也喚起讀者對于人生意義和修行境界的思考。
“煙景隨緣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dào qián shàng rén yóu fāng yī zuò fāng gàn shī
送道虔上人游方(一作方干詩)
lǜ yí tōng wài xué, shī sī rù chán guān.
律儀通外學,詩思入禪關。
yān jǐng suí yuán dào, fēng zī yǔ dào xián.
煙景隨緣到,風姿與道閑。
guàn huā liú jìng shì, zhòu shuǐ dù kōng shān.
貫花留靜室,咒水度空山。
shuí shí fú yún yì, yōu yōu tiān dì jiān.
誰識浮云意,悠悠天地間。
“煙景隨緣到”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