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漠汀帆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漠漠汀帆轉”全詩
柝隨風斂陣,樓映月低弦。
漠漠汀帆轉,幽幽岸火然。
壑危通細路,溝曲繞平田。
分類:
作者簡介(戴叔倫)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
《泊雁》戴叔倫 翻譯、賞析和詩意
《泊雁》是唐代詩人戴叔倫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泊雁鳴深渚,
收霞落晚川。
柝隨風斂陣,
樓映月低弦。
漠漠汀帆轉,
幽幽岸火然。
壑危通細路,
溝曲繞平田。
譯文:
停泊的雁兒在深渚中鳴叫,
夕陽收斂,沉落在晚霞的江川。
帆桿伴隨風兒收起風帆,
樓閣倒映著低垂的月亮,如琴弦一般。
遠遠的汀岸帆船轉動,
幽幽的岸上火光閃爍。
峽谷險峻,細小的路通往其中,
溝壑彎彎曲曲地繞過平坦的田地。
詩意和賞析:
《泊雁》描繪了一個美麗的夜景,以及在這個夜晚所呈現出的靜謐與寧靜。詩人以景物描寫為主線,通過描繪停泊的雁兒、夕陽、帆船、月亮和岸上的火光,展示了一個夕陽西下、夜幕降臨的寂靜場景。
詩中的雁兒在深渚中鳴叫,給人一種遠離塵囂、自由自在的感覺。夕陽收斂,沉落在晚霞的江川,展示了夕陽余暉的美麗景象。帆桿隨風收起風帆,樓閣倒映著低垂的月亮,給人一種寧靜和優雅的感覺。
詩中的“漠漠汀帆轉”和“幽幽岸火然”描繪了夜晚的景色,帆船在遠處的汀岸轉動,岸上的火光閃爍,增添了夜幕中的神秘感。
最后兩句詩“壑危通細路,溝曲繞平田”描繪了山谷峽壑和曲折的水溝,給人以地勢險峻和自然環境的感覺,同時也展示了田地的平坦和寧靜。
整首詩以景物描寫為主,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自然景色的感受,表達了詩人對夜晚的贊美和對寧靜、美好的向往。讀這首詩,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寧靜與婉約之美,給人以心靈的安寧和舒適。
“漠漠汀帆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ō yàn
泊雁
pō yàn míng shēn zhǔ, shōu xiá luò wǎn chuān.
泊雁鳴深渚,收霞落晚川。
tuò suí fēng liǎn zhèn, lóu yìng yuè dī xián.
柝隨風斂陣,樓映月低弦。
mò mò tīng fān zhuǎn, yōu yōu àn huǒ rán.
漠漠汀帆轉,幽幽岸火然。
hè wēi tōng xì lù, gōu qū rào píng tián.
壑危通細路,溝曲繞平田。
“漠漠汀帆轉”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六銑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