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不離舊杉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年年不離舊杉松”全詩
丹灶久閑荒宿草,碧潭深處有潛龍。
靈仙已去空巖室,到客唯聞古寺鐘。
遠對白云幽隱在,年年不離舊杉松。
分類:
作者簡介(戴叔倫)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
《游清溪蘭若(兼隱者舊居)》戴叔倫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清溪蘭若(兼隱者舊居)》是唐代詩人戴叔倫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西看疊嶂幾千重,
秀色孤標此一峰。
丹灶久閑荒宿草,
碧潭深處有潛龍。
靈仙已去空巖室,
到客唯聞古寺鐘。
遠對白云幽隱在,
年年不離舊杉松。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游覽清溪蘭若(又名兼隱者舊居)的情景。詩中通過描繪山巒的層疊、孤立的高峰、荒廢的丹爐、深潭中潛藏的龍、靈仙離去的荒涼巖室、古寺的鐘聲、遠處的白云以及歲月不變的舊杉松等元素,展現了一幅幽靜、古樸、寂寥的山水景色。
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山水為背景,借景抒發了作者對逝去歲月和變遷的感慨。以下是對詩中各句的解析:
- "西看疊嶂幾千重":通過描述疊嶂重重的山勢,展示了作者所處之地的壯麗景色,也暗示了時間和歲月的積累。
- "秀色孤標此一峰":這句意味著在眾多的山峰中,有一個獨立而突出的峰巒,它的美麗與眾不同,獨樹一幟。
- "丹灶久閑荒宿草":描繪了丹灶(用于煉丹的爐灶)已經廢棄多時,周圍長滿了野草,暗示了曾經繁忙的過去現在已經荒廢。
- "碧潭深處有潛龍":描述了深潭中潛伏著一條龍,寓意著山水之間潛藏著奇珍異寶,寓意深邃的內涵。
- "靈仙已去空巖室":描繪了靈仙已經離去的荒涼山洞,暗示了曾經居住其中的人已經離世,只留下空空的山洞。
- "到客唯聞古寺鐘":表達了作者身處山野,只能聽到遠處古寺的鐘聲,寓意人跡罕至、寂寥的境地。
- "遠對白云幽隱在,年年不離舊杉松":描繪了遠處的白云幽隱在山間,而舊杉松則象征著歲月的流轉,它們年復一年地陪伴著這片山水。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繪寂靜、荒廢、蕭條的山水景色,表達了作者對逝去歲月和事物變遷的感慨,同時也展示了大自然的壯麗和長久性。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意象,給人以深遠的思考和審美享受。
“年年不離舊杉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qīng xī lán rě jiān yǐn zhě jiù jū
游清溪蘭若(兼隱者舊居)
xī kàn dié zhàng jǐ qiān zhòng, xiù sè gū biāo cǐ yī fēng.
西看疊嶂幾千重,秀色孤標此一峰。
dān zào jiǔ xián huāng sù cǎo,
丹灶久閑荒宿草,
bì tán shēn chù yǒu qián lóng.
碧潭深處有潛龍。
líng xiān yǐ qù kōng yán shì, dào kè wéi wén gǔ sì zhōng.
靈仙已去空巖室,到客唯聞古寺鐘。
yuǎn duì bái yún yōu yǐn zài, nián nián bù lí jiù shān sōng.
遠對白云幽隱在,年年不離舊杉松。
“年年不離舊杉松”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