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為輕風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細為輕風背”全詩
湍驚九秋后,波急五更初。
細為輕風背,豪因驟雨馀。
幽人有茲樂,何必待笙竽。
分類:
《天津水聲》邵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天津水聲》是宋代邵雍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洛水靠近我的廬,潺潺的水聲傳到虛枕之間。急流驚動了九月的秋后,波浪洶涌在五更初。水細如輕風拂面,水勢猛如驟雨后余波。在這幽靜的地方,有人享受著這種樂趣,何必等待笙竽的音樂呢?
詩意:
《天津水聲》以洛水為背景,描繪了水聲的韻律和氛圍。詩人通過對洛水的描寫,表達了自然景觀的美妙和人與自然的和諧。水聲的起伏和悠揚使人愉悅,詩人認為在這樣的幽靜之地,無需借助樂器音樂,就能感受到自然的樂趣。
賞析:
這首詩詞以洛水的水聲為主題,通過描繪水聲的特點和效果,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妙和人與自然的交融。詩中使用了豐富的修辭手法,如潺湲、湍驚、波急等詞語,形象地描述了水流的聲音和力量。水聲細如輕風,給人以溫柔、柔和的感覺;同時,水勢又猛如驟雨后的余波,給人以激烈、奔放的感覺。這種對比使詩詞更加生動有趣。
詩人通過對洛水水聲的描寫,表達了自然界的美妙和人與自然的和諧。詩人認為在這樣幽靜的地方,不需要借助樂器的音樂,就能夠享受到自然帶來的樂趣。這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同時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人們追求閑適、清靜的心態。
總之,邵雍的《天津水聲》通過對洛水水聲的描繪,展現了自然界的美妙和人與自然的和諧。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巧妙的對比,讓讀者沉浸在水聲的世界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詩人的態度也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
“細為輕風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iān jīn shuǐ shēng
天津水聲
luò shuǐ jìn wú lú, chán yuán dào zhěn xū.
洛水近吾廬,潺湲到枕虛。
tuān jīng jiǔ qiū hòu, bō jí wǔ gēng chū.
湍驚九秋后,波急五更初。
xì wèi qīng fēng bèi, háo yīn zhòu yǔ yú.
細為輕風背,豪因驟雨馀。
yōu rén yǒu zī lè, hé bì dài shēng yú.
幽人有茲樂,何必待笙竽。
“細為輕風背”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