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相別還相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可能相別還相憶”全詩
林花落處頻中酒,海燕飛時獨倚樓。
北郭晚晴山更遠,南塘春盡水爭流。
可能相別還相憶,莫遣楊花笑白頭。
分類:
作者簡介(戴叔倫)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
《寄司空曙》戴叔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司空曙》是唐代詩人戴叔倫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細雨柴門生遠愁,
向來詩句若為酬。
林花落處頻中酒,
海燕飛時獨倚樓。
北郭晚晴山更遠,
南塘春盡水爭流。
可能相別還相憶,
莫遣楊花笑白頭。
中文譯文:
輕細的雨滴打在柴門上,勾起了我遙遠的憂愁,
我一直以來的詩句若能回應也好。
林中的花兒凋謝之時頻頻斟酒,
海燕飛翔的時候,我獨自倚在樓上。
北郭的山巒在晴朗的傍晚顯得更加遙遠,
南塘的春天漸漸結束,水流相爭。
也許我們相別了,但仍然會相互思念,
請不要讓飄落的楊花嘲笑我們已白發蒼蒼的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寄托思念之情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遠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對歲月流轉的感慨。詩人在細雨中感嘆著遠方的憂愁,希望自己的詩句能夠回應朋友的情感。他覺得自己的詩句如同林花凋謝時的酒,可以安慰朋友的心靈。
詩中描繪了一幅景象,詩人獨自倚樓,看著海燕飛翔,感受著大自然的美妙。北郭山的遙遠和南塘春天的結束,都讓詩人感到歲月的流轉和變遷。雖然可能與朋友分別,但他們仍會互相思念。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朋友的祝福。他希望朋友不要讓飄落的楊花嘲笑他們已經年邁的頭發,表達了對友情和歲月的珍視。
這首詩以簡潔、深情的語言描繪了友情與思念,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內心感受,展現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情冷暖的感慨,給人以深思和共鳴。同時,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北郭與南塘、林花與海燕的對照,更加突出了詩人內心的情感與感受,增強了詩歌的藝術感染力。
“可能相別還相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ī kōng shǔ
寄司空曙
xì yǔ zhài mén shēng yuǎn chóu, xiàng lái shī jù ruò wéi chóu.
細雨柴門生遠愁,向來詩句若為酬。
lín huā luò chù pín zhōng jiǔ,
林花落處頻中酒,
hǎi yàn fēi shí dú yǐ lóu.
海燕飛時獨倚樓。
běi guō wǎn qíng shān gèng yuǎn, nán táng chūn jǐn shuǐ zhēng liú.
北郭晚晴山更遠,南塘春盡水爭流。
kě néng xiāng bié hái xiāng yì, mò qiǎn yáng huā xiào bái tóu.
可能相別還相憶,莫遣楊花笑白頭。
“可能相別還相憶”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