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服星冠道意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羽服星冠道意存”全詩
霄漢九重辭鳳闕,云山何處訪桃源。
瑤池醉月勞仙夢,玉輦乘春卻帝恩。
回首吹簫天上伴,上陽花落共誰言。
分類:
作者簡介(戴叔倫)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
《漢宮人入道》戴叔倫 翻譯、賞析和詩意
《漢宮人入道》是唐代詩人戴叔倫創作的一首詩。以下是對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漢宮人入道
蕭蕭白發出宮門,
羽服星冠道意存。
霄漢九重辭鳳闕,
云山何處訪桃源。
瑤池醉月勞仙夢,
玉輦乘春卻帝恩。
回首吹簫天上伴,
上陽花落共誰言。
譯文:
宮中的人白發蒼蒼地離開宮門,
身穿羽服、戴星冠,心中仍懷有道的追求。
登上九重霄漢,告別鳳闕的華麗殿宇,
去尋找桃源的所在,那里有何等云山?
瑤池中,月色美酒使人陶醉,卻勞碌于仙人的夢想,
乘坐玉輦,在春日里領受帝王的恩寵。
回首吹奏簫聲,與天上的伴奏相和諧,
上陽花兒凋謝,誰又能共同談論這一切?
詩意和賞析:
《漢宮人入道》通過描繪一個宮中人物的離去,展示了唐代士人對于追求道德、追求理想的追求和思考。詩中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意象的運用,表達了對理想境界和人生意義的探索。
詩的開篇,描述了一個白發蒼蒼的人離開宮門,身穿羽服、戴星冠,表示他以宮廷的身份出仕,但內心仍懷有道德修養和追求道的意愿。接著,詩人描述了他離開宮廷,登上九重霄漢,告別鳳闕,隱居于山野之間,尋找桃源的所在,象征追求理想境界和人間樂土的追求。
第二聯中,詩人以瑤池醉月的景象,表達了宮中人物內心的追求和渴望,但卻勞碌于仙人的夢想,暗示道德追求的艱辛和困惑。而乘坐玉輦,領受春天的恩寵,則展示了宮廷生活中的榮華富貴。最后,回首吹奏簫聲,與天上的伴奏相和諧,上陽花兒凋謝的描繪,表現了時光流轉、人事易逝的主題,以及對于這一切的思考和感慨。
整首詩以宮廷人物的視角,通過對景物和意象的運用,表達了唐代士人對于道德追求和理想境界的思考和追求,同時也表現了對于生命和時光流轉的感慨和思考,給人以深沉而意味深遠的感受。
“羽服星冠道意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àn gōng rén rù dào
漢宮人入道
xiāo xiāo bái fà chū gōng mén, yǔ fú xīng guān dào yì cún.
蕭蕭白發出宮門,羽服星冠道意存。
xiāo hàn jiǔ zhòng cí fèng quē,
霄漢九重辭鳳闕,
yún shān hé chǔ fǎng táo yuán.
云山何處訪桃源。
yáo chí zuì yuè láo xiān mèng, yù niǎn chéng chūn què dì ēn.
瑤池醉月勞仙夢,玉輦乘春卻帝恩。
huí shǒu chuī xiāo tiān shàng bàn, shàng yáng huā luò gòng shuí yán.
回首吹簫天上伴,上陽花落共誰言。
“羽服星冠道意存”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