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在月中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況在月中樓”出自唐代戴叔倫的《答崔法曹》,
詩句共5個字,詩句拼音為:kuàng zài yuè zhōng lóu,詩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況在月中樓”全詩
《答崔法曹》
后會知不遠,今歡亦愿留。
江天梅雨散,況在月中樓。
江天梅雨散,況在月中樓。
分類:
作者簡介(戴叔倫)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
《答崔法曹》戴叔倫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后會知不遠,今歡亦愿留。
江天梅雨散,況在月中樓。
詩意:
這首詩是戴叔倫在唐代時期寫給崔法曹的回信。詩人表達了自己希望能夠和崔法曹在將來相見的愿望,并且表示現在的相聚也讓他非常開心,希望能夠多留一會兒。詩人還描繪了一個雨后的夜晚,月亮高掛在樓上,景色十分優美。
賞析:
這首詩雖然簡短,但是表達了深深的思念和對友誼的珍視之情。詩人通過描繪江天梅雨散的景象,表達了自己對于友誼的珍視和對于將來的期待,同時,在“況在月中樓”的描寫中,也表現了詩人對于美好景色的贊美和對于生命的熱愛之情。整首詩字字珠璣,意境清新,是一首優美的詩篇,也是唐代文學中的佳作之一。
“況在月中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á cuī fǎ cáo
答崔法曹
hòu huì zhī bù yuǎn, jīn huān yì yuàn liú.
后會知不遠,今歡亦愿留。
jiāng tiān méi yǔ sàn, kuàng zài yuè zhōng lóu.
江天梅雨散,況在月中樓。
“況在月中樓”平仄韻腳
拼音:kuàng zài yuè zhōng lóu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況在月中樓”的相關詩句
“況在月中樓”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況在月中樓”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況在月中樓”出自戴叔倫的 《答崔法曹》,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