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世文章日月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清世文章日月懸”全詩
游山太室更少室,看水伊川又洛川。
古有孟軻難語覺,時無顏子易為賢。
讀書每到天根處,長懼諸公問極玄。
分類:
《和魏教授見贈》邵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魏教授見贈》是宋代邵雍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清世文章日月懸,
無才唯幸樂豐年。
游山太室更少室,
看水伊川又洛川。
古有孟軻難語覺,
時無顏子易為賢。
讀書每到天根處,
長懼諸公問極玄。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文學和學問的思考和態度。作者通過描繪自然山水和歷史人物的形象來展示自己的觀點。
賞析:
首句"清世文章日月懸"表達了作者對文學的重視和珍視。"清世"指的是當時社會的清明和寧靜,"文章日月懸"則意味著文學作品猶如太陽和月亮懸掛在天空,照亮人們的生活。
接下來的兩句"無才唯幸樂豐年,游山太室更少室"表達了作者對平凡生活的滿足和快樂。無才指的是自己沒有出眾的才華,但卻能夠享受豐收的年景。"游山太室"和"少室"是對古代學者隱居山林的描繪,意味著作者對清凈自然環境的向往。
接下來的兩句"看水伊川又洛川"則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贊美。"伊川"和"洛川"都是古代有名的河流,作者通過觀賞這些水流來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之處。
接著的兩句"古有孟軻難語覺,時無顏子易為賢"引用了孟子和顏子這兩位古代哲學家的名字。這表達了作者對學問的敬畏和謙卑之心,認為自己與這些偉大思想家相比,言談之難和成為賢者之易。
最后兩句"讀書每到天根處,長懼諸公問極玄"表達了作者在學問上的苦惱和迷惑。"天根處"指代深奧的學問,作者擔心自己無法回答他人提出的復雜問題,感到壓力和恐懼。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歷史和學問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文學和學問的敬畏、對自然景色的贊美以及對平凡生活的滿足。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自身才智的謙卑和對學問困境的擔憂。
“清世文章日月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wèi jiào shòu jiàn zèng
和魏教授見贈
qīng shì wén zhāng rì yuè xuán, wú cái wéi xìng lè fēng nián.
清世文章日月懸,無才唯幸樂豐年。
yóu shān tài shì gèng shǎo shì, kàn shuǐ yī chuān yòu luò chuān.
游山太室更少室,看水伊川又洛川。
gǔ yǒu mèng kē nán yǔ jué, shí wú yán zi yì wèi xián.
古有孟軻難語覺,時無顏子易為賢。
dú shū měi dào tiān gēn chù, zhǎng jù zhū gōng wèn jí xuán.
讀書每到天根處,長懼諸公問極玄。
“清世文章日月懸”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