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差互相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參差互相望”全詩
干云非一狀。
合沓共隱天。
參差互相望。
郁律構丹巘。
崚嶒起青嶂。
勢隨九疑高。
氣與三山壯。
分類:
作者簡介(沈約)

沈約(441~513年),字休文,漢族,吳興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學家、文學家。出身于門閥士族家庭,歷史上有所謂“江東之豪,莫強周、沈”的說法,家族社會地位顯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虜將軍。父親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誅。沈約孤貧流離,篤志好學,博通群籍,擅長詩文。歷仕宋、齊、梁三朝。在宋仕記室參軍、尚書度支郎。著有《晉書》、《宋書》、《齊紀》、《高祖紀》、《邇言》、《謚例》、《宋文章志》,并撰《四聲譜》。作品除《宋書》外,多已亡佚。
《游鐘山詩應西陽王教》沈約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鐘山詩應西陽王教》是南北朝時期詩人沈約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發地多奇嶺。
干云非一狀。
合沓共隱天。
參差互相望。
郁律構丹巘。
崚嶒起青嶂。
勢隨九疑高。
氣與三山壯。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游覽鐘山時的景色和所感所想。沈約通過描寫山峰的奇峰異狀、云霧的變幻、山峰之間的交錯和相互望望,表達了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山峰之氣勢的感嘆。詩中展示了山峰之間高低起伏的景象,以及山峰與云霧交融的壯麗景觀。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鐘山景色的描寫,展示了南北朝時期沈約的高超才華和對大自然景觀的敏銳觀察。詩中運用了豐富的形象描寫手法,通過“奇嶺”、“干云”、“參差”等詞語,生動地刻畫了鐘山的山峰形態和云霧變幻。山峰之間的層層疊疊、高低錯落,給人以壯麗的視覺感受。同時,詩人也通過“合沓共隱天”、“崚嶒起青嶂”等表達方式,突出了山峰之間云霧彌漫、氣勢磅礴的景象,使讀者感受到山峰的莊嚴和壯觀。
整首詩以山峰景色為主題,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手法,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展示了山峰之間的層次感和壯麗景觀,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的贊美和景色的感嘆。這首詩詞既展現了沈約的才華,又傳遞出對大自然壯麗景色的熱愛和敬畏之情。
“參差互相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zhōng shān shī yīng xī yáng wáng jiào
游鐘山詩應西陽王教
fā dì duō qí lǐng.
發地多奇嶺。
gàn yún fēi yī zhuàng.
干云非一狀。
hé dá gòng yǐn tiān.
合沓共隱天。
cēn cī hù xiāng wàng.
參差互相望。
yù lǜ gòu dān yǎn.
郁律構丹巘。
léng céng qǐ qīng zhàng.
崚嶒起青嶂。
shì suí jiǔ yí gāo.
勢隨九疑高。
qì yǔ sān shān zhuàng.
氣與三山壯。
“參差互相望”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