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云照層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流云照層阿”全詩
憂恨良獨多。
浮天出鳀海。
束馬渡交河。
雪縈九折嶝。
風卷萬里波。
維舟無夕島。
秣驥乏平莎。
凌濤富驚沫。
援木闕垂蘿。
江飔鳴疊嶼。
流云照層阿。
玄埃晦朔馬。
白日照吳戈。
寢興動征怨。
寤寐起還歌。
晨裝豈輟警。
夕壘詎淹和。
苦哉遠征人。
悲矣將如何。
分類:
作者簡介(沈約)

沈約(441~513年),字休文,漢族,吳興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學家、文學家。出身于門閥士族家庭,歷史上有所謂“江東之豪,莫強周、沈”的說法,家族社會地位顯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虜將軍。父親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誅。沈約孤貧流離,篤志好學,博通群籍,擅長詩文。歷仕宋、齊、梁三朝。在宋仕記室參軍、尚書度支郎。著有《晉書》、《宋書》、《齊紀》、《高祖紀》、《邇言》、《謚例》、《宋文章志》,并撰《四聲譜》。作品除《宋書》外,多已亡佚。
《從軍行》沈約 翻譯、賞析和詩意
《從軍行》是南北朝時期沈約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惜哉征夫子。
憂恨良獨多。
浮天出鳀海。
束馬渡交河。
詩詞開篇即表達了對遠行將士的惋惜之情。作者感嘆征戰之苦,對士兵們的憂慮和痛苦感同身受。"征夫子"指的是遠行的將士,"憂恨良獨多"意味著士兵們的憂愁和痛苦不可謂不多。
雪縈九折嶝。
風卷萬里波。
維舟無夕島。
秣驥乏平莎。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戰場的險惡環境。"雪縈九折嶝"指的是積雪覆蓋的峻峭山嶺,"風卷萬里波"形容海上風浪洶涌。"維舟無夕島"意味著沒有安全的港灣可以停泊,"秣驥乏平莎"則是指缺乏充足的草料供養戰馬。
凌濤富驚沫。
援木闕垂蘿。
江飔鳴疊嶼。
流云照層阿。
這幾句描繪了江河之戰的激烈場面。"凌濤富驚沫"形容波濤洶涌,水花四濺。"援木闕垂蘿"指的是戰船的帆桿上垂掛著青藤。"江飔鳴疊嶼"描述江風呼嘯,山島重疊。"流云照層阿"則形容云彩從山間蔓延。
玄埃晦朔馬。
白日照吳戈。
寢興動征怨。
寤寐起還歌。
這部分詩句表現了戰士們的堅韌和英勇。"玄埃晦朔馬"意味著戰馬被塵土覆蓋,日影映照著戰士的兵器。"寢興動征怨"指的是士兵們在軍營中飽受戰爭的痛苦,但依然奮發向前。"寤寐起還歌"表達了士兵們在戰爭中雖然疲憊,但依然鼓舞士氣,唱起戰歌。
晨裝豈輟警。
夕壘詎淹和。
苦哉遠征人。
悲矣將如何。
最后兩句詩句表達了作者對遠征將士的同情和對戰爭的悲嘆。"晨裝豈輟警"意味著士兵們早晨即刻穿戴戎裝,準備出發。"夕壘詎淹和"指的是士兵們在夜晚扎營,不敢松懈。最后兩句以問句的形式表達了作者對遠征將士的苦難和對戰爭的無奈,引發讀者對戰爭的思考。
這首詩詞《從軍行》描繪了南北朝時期士兵的艱苦征戰生活和戰爭的殘酷景象。詩人通過生動的描寫和悲愴的情感,表達了對征戰將士的同情和對戰爭的痛心疾首。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形容詞,描繪了戰場的險惡環境、戰船行進的波濤洶涌、戰士們的奮勇和忍耐,以及戰爭給人們帶來的苦難和痛苦。整首詩以悲涼的情調貫穿始終,讓人們對戰爭的殘酷性和人民的犧牲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流云照層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óng jūn xíng
從軍行
xī zāi zhēng fū zǐ.
惜哉征夫子。
yōu hèn liáng dú duō.
憂恨良獨多。
fú tiān chū tí hǎi.
浮天出鳀海。
shù mǎ dù jiāo hé.
束馬渡交河。
xuě yíng jiǔ zhé dèng.
雪縈九折嶝。
fēng juǎn wàn lǐ bō.
風卷萬里波。
wéi zhōu wú xī dǎo.
維舟無夕島。
mò jì fá píng shā.
秣驥乏平莎。
líng tāo fù jīng mò.
凌濤富驚沫。
yuán mù quē chuí luó.
援木闕垂蘿。
jiāng sī míng dié yǔ.
江飔鳴疊嶼。
liú yún zhào céng ā.
流云照層阿。
xuán āi huì shuò mǎ.
玄埃晦朔馬。
bái rì zhào wú gē.
白日照吳戈。
qǐn xìng dòng zhēng yuàn.
寢興動征怨。
wù mèi qǐ hái gē.
寤寐起還歌。
chén zhuāng qǐ chuò jǐng.
晨裝豈輟警。
xī lěi jù yān hé.
夕壘詎淹和。
kǔ zāi yuǎn zhēng rén.
苦哉遠征人。
bēi yǐ jiāng rú hé.
悲矣將如何。
“流云照層阿”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