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劍垂玉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寶劍垂玉貝”全詩
照我叢臺端。
中有傾城艷。
顧景織羅紈。
延軀以纖約。
遺視若回瀾。
瑤裝映層綺。
金服炫雕欒。
幸有同匡好。
西仕服秦官。
寶劍垂玉貝。
汗馬飾金鞍。
縈場類轉雪。
逸控寫騰鸞。
羅衣夕解帶。
玉釵暮垂冠。
分類:
作者簡介(沈約)

沈約(441~513年),字休文,漢族,吳興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學家、文學家。出身于門閥士族家庭,歷史上有所謂“江東之豪,莫強周、沈”的說法,家族社會地位顯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虜將軍。父親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誅。沈約孤貧流離,篤志好學,博通群籍,擅長詩文。歷仕宋、齊、梁三朝。在宋仕記室參軍、尚書度支郎。著有《晉書》、《宋書》、《齊紀》、《高祖紀》、《邇言》、《謚例》、《宋文章志》,并撰《四聲譜》。作品除《宋書》外,多已亡佚。
《日出東南隅行》沈約 翻譯、賞析和詩意
《日出東南隅行》
朝日出邯鄲。
照我叢臺端。
中有傾城艷。
顧景織羅紈。
延軀以纖約。
遺視若回瀾。
瑤裝映層綺。
金服炫雕欒。
幸有同匡好。
西仕服秦官。
寶劍垂玉貝。
汗馬飾金鞍。
縈場類轉雪。
逸控寫騰鸞。
羅衣夕解帶。
玉釵暮垂冠。
中文譯文:
旭日升起在邯鄲。
照亮了我身臨的叢臺。
其中有一位傾城的美人。
回頭時,景色如織羅紈。
她身材婀娜,婉約動人。
目光如回旋的波浪。
她穿著寶石般的衣裳。
金色服飾閃耀著欒樹一樣的光彩。
幸運的是,我有一位同道中人。
他身穿西域的服飾,如秦朝的官員。
他佩帶著寶劍,掛著玉貝。
汗血灑馬鞍,金鞍閃耀光華。
美人圍繞著場地,宛如飛雪旋轉。
他自如地駕馭,筆下寫著飛騰的鳳凰。
傍晚時,美人解下羅衣的腰帶。
玉釵在黃昏中垂下,冠帽也隨之而落。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美麗的景象,當朝陽從東南方升起時,作者目睹了邯鄲城中一位傾城的美人。她婀娜多姿,美麗動人,傾國傾城。她的目光如波瀾回旋,美麗如羅紈織物。她的服飾華麗閃耀,宛如寶石般璀璨。
作者自稱有幸與一位同道中人相伴,他身著西域服飾,仿佛秦朝官員的裝束。他佩帶著寶劍,鞍上裝飾著玉貝。他們一同馳騁在場地上,美人圍繞著他如飛雪旋轉。他自如地操控馬匹,筆下寫下鳳凰飛騰的景象。
而到了傍晚時分,美人解下羅衣的腰帶,玉釵在黃昏中垂下,冠帽隨之而落。這個畫面給人一種溫柔靜謐的感覺,暗示了一天的工作結束,人們開始享受夜晚的寧靜。
整首詩詞以描寫美景和美人為主題,通過華麗的詞藻和細膩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和贊美。同時,通過描述同道中人和美人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友情和愛情的向往和珍視。整體氛圍溫柔浪漫,給人以美好的想象和情感的共鳴。
“寶劍垂玉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ì chū dōng nán yú xíng
日出東南隅行
cháo rì chū hán dān.
朝日出邯鄲。
zhào wǒ cóng tái duān.
照我叢臺端。
zhōng yǒu qīng chéng yàn.
中有傾城艷。
gù jǐng zhī luó wán.
顧景織羅紈。
yán qū yǐ xiān yuē.
延軀以纖約。
yí shì ruò huí lán.
遺視若回瀾。
yáo zhuāng yìng céng qǐ.
瑤裝映層綺。
jīn fú xuàn diāo luán.
金服炫雕欒。
xìng yǒu tóng kuāng hǎo.
幸有同匡好。
xī shì fú qín guān.
西仕服秦官。
bǎo jiàn chuí yù bèi.
寶劍垂玉貝。
hàn mǎ shì jīn ān.
汗馬飾金鞍。
yíng chǎng lèi zhuǎn xuě.
縈場類轉雪。
yì kòng xiě téng luán.
逸控寫騰鸞。
luó yī xī jiě dài.
羅衣夕解帶。
yù chāi mù chuí guān.
玉釵暮垂冠。
“寶劍垂玉貝”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九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